仍旧抢不到短枪就失去了作案的意义。
维震,把你的想法说完。
我现在所说的,不是我一个人的意见,是我们专案组集体讨论,达成了一致看法,我们认为案情呢,有两种演变,第一犯罪分子呢,依然会以抢劫短枪为目的,但他会转移目标,会由哨兵转到这些配有持枪的军警人员身上,第二他还会继续袭击哨兵,但呢,他会转移枪种,他会以这种短小便于携带的枪种,为抢劫目标。
有一定道理呀,看来你们专案组是下了功夫了。
徐昌明说,我提个问题。
你讲吧。
如果犯罪分子远程作案,他的武器如何携带?
近距离作案也有携带武器的问题。
这不一样,近距离作案,犯罪分子可以利用夜色做掩护,在市区呢,他可以利用多种车辆,携带伪装后的武器,远程作案就不同了,携带长武器,在路途上容易暴露。
这是个问题。
依据司令方案,犯罪分子的特点,他对武器的运输,隐藏,以及作案前后对武器的处理,可能有一套特殊的方法,这不仅瞒过了一般的人,也瞒过了我们这些专业人员,如果他解决不好这个环节,他的作案条件是不存在的,这是我们对方的弱点,他的弱点呢,那应该是我们攻击的方向。
我明白您的意思。
那我还想再强调一点,那就是说这个我们的对手啊,他作案有周密的计划性,每一个细节,他考虑的都非常周到,举个例子,我们从现场提取到的蛋壳上,都没有留下指纹,这是一般犯罪分子所做不到。
刘维震问道,你想说明什么?
我想说明的是假设,犯罪分子他是一个有计划,周密的连续的作案过程的话,他又有充足的准备时间,他可以到现场采点,以及作案前后对武器的处理,有可能不是一次完成的,抓住犯罪分子的这一特点,我们应该有相应的部署。
昌明,你也学会用假设这个字眼了。
我们这是分析案情嘛,又不是做鉴定结论。
我以为在你的字典里,假设永远是不科学的。
科学的思维就包括对条件的假设吧。
纪国梁看到维震和昌明杆上了,好了,好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