炽嘴角直抽抽,这个槛是过不去了,不行,等以后朱祁镇来了得好好收拾一顿,废了皇帝改立其他人。
“算了,没啥,咱接着说靖难。等从宁王那里回来,朱棣也算是有了强有力的外援,而朝廷那边听到耿炳文战败,根据黄子澄的推荐,任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为大将军,代替耿炳文对抗燕军。
这个李景隆也是听说朱棣大军没在北平,趁机攻城,朱高炽则在北平城内严密部署,拼死守卫。南军都督瞿能也是率军杀入张掖门,但后援迟迟不来,只好停止了进攻。事后李景隆因为贪功,要瞿能等待大部队一起进攻,从而错过良机。
燕军也是因此躲到了喘息的机会,当时朱高炽命人连夜往城墙上泼水,等到第二天的时候天冷结冰,南军也就无法攀城进攻了。”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这个李景隆为了自己的功劳,放弃了这么好的机会,真是废材!”李世民骂道。
“李景隆本是纨绔子弟,跟他爹可是差远了,不过也不能忽视朱高炽的作用,面对数万大军的围攻,他还能坚守这么多日,绝不是脓包。”
听到这话朱棣也是反思起来,自己是不是小看老大了。
程羽接着说道:“等到朱棣再次回来的时候,他与李景隆大军在郑村坝大战了一场。燕军也是勇猛,左冲右撞,连破南军,李景隆大败。李景隆也是见战事不利,令郑村坝所有军队轻装撤退,数十万人的辎重全部留给了燕军。
更可气的是李景隆跑得太快,没有通知围攻北平城的军队,燕军轻而易举的就击溃了北平城下的南军,此战南军损失十余万人。
等到建文二年四月,李景隆再次率军北伐燕军,目标是白沟河。此战打的是昏天黑地,燕军一度受挫,朱棣本人更是差点被人所伤,也是朱高煦此时前来援救,战事才得以暂时缓和。
不久,瞿能再次率军打来,大呼灭燕,形势再次对燕军不利,不过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就在战况危难之际,一股神风吹起,刮断了李景隆的帅旗,南军顿时大乱。朱棣则是抓住机会,绕到李景隆后方,力挫南军主将。南军也是兵败如山倒,瞿能父子也被朱高煦斩杀。李景隆继续往南撤退,辎重全部扔下,投降了十万多人。
燕军也是紧跟其后,李景隆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