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反吧。”程羽说道。
“什么叫据说?他本就是谋反!证据确凿。”朱元璋开口说道,自己定的罪,还能出错了?
“贤弟啊,这是怎么回事?”李世民有些不解。
“还记得我以前说过的嘛,丞相不是在大明没了么,就是这个胡惟庸死后废除的。”
听到这话众人都看向了朱元璋,感情你是为了这件事情才铲除胡惟庸的啊。不过还真是有魄力,流传千年的丞相制度,就这样让你给废除了。
朱元璋紧盯着程羽,这个后世人,真是什么都知道,在他面前真是暴露的一览无余,毫无秘密可言,这种人要是在自己的时代,要么被囚禁只为自己所用,要么就直接杀掉,以绝后患。
“那就是这个胡惟庸是因为这个位置,才被牵连的吗?”李世民问道。
“那倒不是,主要是胡惟庸自己也不咋样。他在丞相的位置上待久了,也开始独裁了,每次百官的奏折他都要先看,有什么对自己不利的事情要么扣下,要么涂改。
然后就是贪污受贿,结党营私了。那些没本事的人想升迁,就找到胡惟庸,给他送礼,最后这些人都站到了胡惟庸这边。
当时徐达都觉得胡惟庸是个奸诈小人,把他的这些行为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朱元璋,不过朱元璋对此不闻不问,放任不管。”
听到这话,嬴政皱着眉,说道:“此人都做出了这些事情,这个当皇帝的还不管管吗?”
“我倒是觉得老朱是在下套,放长线钓大鱼,故意纵容,让他的野心不断膨胀。毕竟丞相制度不是一句话就能给废掉的,要利用在位者的野心,演一场明君忍让,但丞相得寸进尺,最后将所有罪责推到这个丞相制度上,从而直接废掉。
不过说到底还是胡惟庸自己的问题,在他权倾朝野的时候,定远老家的井中,突然生出了石笋,出水数尺深。就连祖坟上,每到夜晚都有火光,照亮夜空。那些阿谀奉承的人说这是祥瑞之兆。
胡惟庸也觉得自己要成大事,又是勾搭倭寇又是联系蒙元,想干一番大事。就在等待援军的时候,胡惟庸的儿子坐马车在集市上奔驰而过,由于速度太快,被甩出车外,直接摔死了。胡惟庸为了给儿子报仇,将那个驾车的人给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