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顾客风风火火走进来,大着嗓门说:“小李啊,你这饭馆现在可成了我们的食堂啦,一天不来吃都想得慌!”李叔听了,脸上笑开了花,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不过,创业的道路哪能一帆风顺。随着集市上的摊位越来越多,竞争愈发激烈。王叔的地摊位于热闹集市,生意虽然稳定,但利润大不如前。一天,他百无聊赖地坐在摊位前,看着稀稀拉拉的顾客。旁边摊位的老板凑过来,得意洋洋地说:“王叔,我这进了一批新奇的小玩意儿,可受欢迎了,你也得跟上潮流啊!”王叔听了,若有所思,摸了摸下巴。
回到大院,王叔把这事跟大家一说。陈建国一拍大腿,嚷嚷道:“老伙计,这市场变化快,咱们确实得与时俱进。”王强也在一旁出谋划策:“王叔,要不咱也进点新奇的玩意儿,我听说现在的学生都喜欢那种带香味的橡皮擦。”王叔觉得有理,于是开始四处打听进货渠道,准备再次调整货物种类。
刘婶这边也碰上了麻烦。生意越来越好,订单越来越多,她一个人有点忙不过来。有一次,一位顾客火急火燎地跑进来,嚷嚷着:“刘婶,我这着急要货,你咋还没做完呢,我下次可不来了。”刘婶急得直跺脚,双手在围裙上不停地擦着。
王强知道后,拍着胸脯对刘婶说:“刘婶,要不您招个帮手吧,我知道有个小姑娘刚从裁缝学校毕业,手艺可好了。”刘婶眼睛一亮,像抓住了救命稻草:“真的吗?那太好了!”在王强的帮助下,刘婶顺利招到帮手,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再也没出现过交货延迟的情况。
日子一天天过去,大院里的创业氛围愈发浓厚。大家相互学习、彼此帮助,每个人都在为了更好的生活努力奋斗着。
李叔的饭馆渐渐走上正轨,可他又有了新的想法。他的饭馆售卖的部分食材和调料是成都产的,可最近供货渠道不稳定,价格也有所上涨。李叔把王强叫到跟前,皱着眉头说:“王强啊,你也知道咱饭馆用的这些成都货,现在出了点问题,我正发愁呢。”王强挠挠头,突然眼睛一亮:“李叔,林宇不是在四川大学读书嘛,说不定他能帮上忙,去了解本地的货源。”
两人一拍即合,李叔当即写了封信,把需求和期望都详细说明,让王强寄给林宇。没过多久,林宇回信了,信里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