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色刚蒙蒙亮,王凤志和莫卫强跳上了第一辆过路的班车。
路上转了两趟车,饥肠辘辘的两人才赶到三十九团二营分场部。
按照队长的吩咐,他们两个找上了一个叫陈蓓蕾的办事员。
陈办事员带着他们一路又赶到场部,把第二封信交给了知青办的刘副主任。
刘副主任很和气,亲自带着他们去了场部仓库买粮食。
这时陈蓓蕾才从挎包里拿出了一大叠兵团知青专用粮油本来,这都是张宏城提前和五连的人说好的,先借他们一部分买粮份额,秋收的时候再还。
买粮的过程波澜不惊,但王凤志和莫卫强一直都处于提心吊胆的状态。
最后一封信是交给一个姓何的过路司机的。
真是不知道张队长在信里写了些什么,让这个司机看得眉飞色舞。
满口答应路上“拐个弯”替他们运粮食回去。
副驾驶上的那个知青似乎也和队长很熟,提到“张宏城”那是满脸笑容。
坐在车斗粮食袋上的两人,总算是对张宏城的“能量”有了一定的认识。
张宏城给何东红的信里,自然是胖子提供的他老丈母娘的各种信息。
而张宏城给刘副主任的信里则是一份最新出炉的心得体会——没署名的那种。
内容直指最近的一次师部征文活动。
这是刘副主任最喜欢的“礼物”,所以他才会心甘情愿的去仓库“帮忙”。
非兵团知青借本子买粮,这是灰色领域,要是没刘副主任打招呼,陈蓓蕾拿来的本子再多人家也不会理会。
刘副主任很乐意让张宏城这个前途不俗的年轻人欠自己的人情,张宏城同样也很愿意欠刘副主任的人情。
至于给两种站简副场长的那封信,则是张宏城另外一个计划,这里暂时不提。
红旗知青点。
张宏城在看望一个叫柳锦堂的男知青。
这位就是在年底冲突中被旗口村村民打伤的那个人。
柳锦堂腿部骨折,已经躺了两个月,最起码还要继续躺上个把月才好。
而打人的村民不过是送了三十斤粮食就算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