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外贸公司沆瀣一气。”
工艺厂厂长从张宏城的描述中听得目瞪口呆。
“一套一套多少毛利?”
张宏城低着头红着脸比了个数字。
“具体多少我不知道,但我的熟人告诉我,我们兵团一套能拿四十块以上!”
“我这里光出货,哎,算是白干!人心不古,人心不古啊!诶,厂长同志,你怎么啦?要不要叫大夫?”
天地良心,张宏城真不是来故意显摆和打击人的。
他第一个向人家“坦白”是为了甩锅,好保持自己的“好名头”。
工艺厂厂长当天住了院。
张宏城领着陈爽几个帮着忙前忙后的,还买了好几罐麦乳精。
终于缓过来的厂长同志死死握住张宏城的手,无语泪双流。
七千二百套啊!
想想这个数字背后蕴藏的利润,厂长同志就想跳楼。
治个什么什么治,让我死了干净。
在七十年代,国内流行一种共享精神。
正是靠着这种无私的共享和合作精神,国内才从褴褛中一路艰难走来到了今天。
沪上除了直属外贸部的外贸公司外,还有好几家属于不同部委的外贸单位。
张宏城以为之前与自己有过交集的苗佳新同志,大概是与洛科长是一个单位的,其实则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