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家的那封圣旨内容极其极其可怕。它不再是之前那种禁足申斥、小惩大戒性质的警告。这一封夹着愤怒与惊惧的圣旨里面全是无可更改的惩罚。
圣旨里说:要将这些违逆圣意、泯顽不灵的太子一党全部押解回京、抄家下狱。
太后闻言再度坐不住,不顾天子的旨意将荣安公主带进御书房里,劝诫道:
“太子还未定罪,就这般的大肆抓人是否有些兴师动众了些?更何况太子生来就孤傲,自参政始就不曾有过结党营私的想法。他身后跟着的,都是陛下钦点的恩师与伴读,再加上零星几个老迈顽固的旧臣,若真全部缉拿下狱,岂不是要寒了老臣们的心?”
天子闻言免死有所和缓,只是嘴上还在坚持,“圣旨已下,不能更改。”
见他神情有所松动,荣安公主又趁机膝行至天子身前,扯着他的裤腿央求道:“皇兄,抄家抄不得呀!付家里头还有您钦点的外甥媳妇儿呢。若是真叫人捉进了牢狱,你那外甥不得活活哭死在书院里。”
提到赵安闲,天子的脸色再度和缓了不少。
尽管圣上对于自己的七皇子都忍不住迁怒,但对于赵家和赵安闲来说,他总是会多几分宽容的。
赵家乃百年望族,无论是在建朝立代,又或是整顿朝纲,教化民众上都出过不少力气。待朝堂稳固,今上即位之后,赵家又适时的急流勇退,允了族中最有出息的赵濯缨求娶荣安公主的想法。自此赵家隐逸幽居,再不曾涉足过朝堂。
赵家有这般辉煌的功绩,哪怕是看在祖辈们的面子上,天子也不得不考虑着要网开一面。
想明白了的天子终于愿意松口,他吩咐道:“朝有旧例,祸不及妻女。女眷们都夺取封号,遣散回原籍。这些已经嫁出去的女儿们,就不算在里面了。另外,本朝崇尚孝道,年逾花甲的老者也都网开一面,一同回原籍养老吧。”
荣安公主立马明白了天子的意思,立马俯身三拜,感激涕零。
见目的已然达到,太后又劝了一会儿就要走。
天子恭顺地亲自将其送到门外,待太后走远之后,又将荣安公主提至书房,敲打道:“是你出的主意吧?”
荣安公主被天子看穿了心思,吓得立马就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