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修撰?
这的确是个清闲的职位,说得好听点是皇上的近臣,说得难听点,就是个高级文秘,整理整理档案,写写诗词歌赋。
张远接过圣旨,心中暗道:“皇上这是唱的哪一出?” 宣旨的赵太监一脸神秘地凑近,低声道:“张大人,这是皇上的意思,好好干,前途无量啊!”说罢,还塞了个沉甸甸的荷包给张远。
张远掂了掂,心领神会。
到了翰林院,张远才明白过来,这哪里是前途无量,分明就是个冷板凳!
同僚们大多是些权贵子弟的亲信,一个个眼高于顶,对他这个草根出身的进士嗤之以鼻。
李公子也在其中,见了他更是阴阳怪气:“哟,这不是咱们的新科探花郎吗?怎么来了翰林院这种地方?屈才了,屈才了!”
张远也不恼,只是微微一笑:“李公子说笑了,在哪儿为朝廷效力都是一样的。” 心里却想着:“小样儿,跟我斗,你还嫩点。”
日子一天天过去,同僚们变着法儿地给张远穿小鞋,不是让他整理堆积如山的陈年档案,就是让他抄写冗长无味的古籍。
张远也不抱怨,反而乐在其中。
他利用现代的管理知识,将杂乱的档案整理得井井有条,还用电脑偷偷录入,建立了电子数据库,查询起来方便快捷,效率远超他人。
起初,大家还等着看他的笑话,可渐渐地,一些中立的官员开始对他刮目相看。
就连他的顶头上司,翰林院学士王大人也对他赞赏有加。
一日,王大人将张远叫到书房,语重心长地说道:“张修撰,你的才华是有目共睹的,切勿被眼前的困境所困扰……”
王大人话音未落,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小吏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王大人,李公子求见!” 王大人眉头一皱,“让他进来。”
李公子一进门,就皮笑肉不笑地对张远拱了拱手,“张大人,别来无恙啊。”
李公子阴阳怪气道:“听闻张大人最近在翰林院混得风生水起啊,真是年少有为,令人佩服!” 他皮笑肉不笑,眼中却满是嫉妒的火焰。
张远不动声色地回道:“李公子谬赞了,下官只是尽力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