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芸没有意见,这样很公平。

    确实有很多孩子八九岁才入学,读一年级。子奕入学早,现在还不满九周岁,虽然读的是三年级,可四年级的内容他也自学完了。

    一天时间,转学的事,落户的事,都办妥了,她在这边立了新户,到时子奕过来,可以直接落在她的户头上。

    这两件大事办完,她到邮局往青河村打去电话,接电话的刘队长。

    刘队长听见宋芸的声音很高兴,问了她好些问题,问她在川省适不适应,军区的人对她好不好,有没有人欺负她之类,还说如果在川省过得不顺心,就回青河村。

    宋芸都一一答应,心里很温暖。

    挂断电话后,等了二十分钟,她又打过去,这次接电话的是白青霞。

    “小芸,你在那边还好吗?”

    白青霞的声音有点喘,应该是刚刚赶到大队部。

    “一切都好,我今天把子奕的转学手续都办好了,过几天我把这边的事安排好就回青河村接子奕,你们帮他把东西收拾一下。”

    白青霞连连应好,又高兴,又不舍。

    这时接电话的又换成了宋浩,问了些她工作上的事。

    最后接电话的是子奕,子奕没说别的,只说很想她。

    一通电话打了十二分钟,就是十二块钱,普通工人小半个月的工资。

    回到家属院,把晾晒的药材收了,拿出本子把这次采到的药材类别和数量都记到本子上,这样要用时也能一目了然,省得去翻去找。

    她甚至做了一张库存表。

    以后她会经常控时间去采药,药材的存量会越来越多,入库多少,配药又花用多少,用表格记录会更清晰准确。

    表刚弄好,古老头找到她院里来问晚饭的事,见到她手中的库存表,眼睛一亮,“这是你想的?跟出纳账本有点像,倒真很适合,我到时也弄一个。”

    宋芸想到他那么多药柜,就说,“我帮你一起弄,不然你那么多药材得弄到什么时候。”

    古老头求之不得,“行啊,下次咱们休假时就弄。”

    说完这些,古老头问她晚上吃什么。

    宋芸想了想家里的食材,“吃炖鸡吧,昨天弄的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