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宁欢欢听到动静从屋里走出来,手里拿着两个包袱:“等等,带些桃酥,饿了吃。”
三个孩子眼圈瞬间红了。他们想说不用,却被宁欢欢硬塞在手里。
“早点回来。”她笑着说,“晚上给你们做好吃的。”
看着两个大的离开,宁欢欢转身准备收拾院子里的竹筐。这时,小楚雨突然抱出一堆竹制品。
“嫂子,你看。”他小声说,“这是三哥之前编的,本来准备拿去卖的,嫂子你看看能行不。”
宁欢欢惊喜地看着那些竹制品:簸箕、竹筐、晾晒匾、竹盘……样式齐全,做工精细。每一件都透着匠人的用心。
“这些就够用了!”她忙说,“这手艺真是不错,快去追上你三哥,告诉他暂时不用编了。”她蹲下身,认真地看着楚雨,“你也很棒,很细心。”
小楚雨被夸得不好意思,低下头踢着脚边的小石子:“三哥说,嫂子辛苦,天天想办法只为我们能填饱肚子,要我们多做些活儿。”
宁欢欢心头一紧。这个年纪的孩子,本该无忧无虑,却要为生计发愁。她摸了摸楚雨的头:“以后有嫂子在,不用担心这些了。”
午后的阳光洒在院子里,宁欢欢看着小楚雨忙碌的身影,心中某个角落渐渐被填满。
八月的北方,早晚已经带着凉意。宁欢欢站在厨房门口,望着院子里晾晒的腊肉和香肠,微风拂过,带来一阵若有若无的肉香。
“这些都得重新整理一下。”她喃喃自语,目光落在脚边堆放的竹筐上。
厨房里光线充足,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地面上,在她脚边投下斑驳的光影。宁欢欢蹲下身,仔细打量着这些大大小小的竹筐,手指轻轻抚过竹编的纹路。
“大孔的放鸡蛋和咸蛋,根茎类蔬菜也得放这里……”她一边说着,一边将最大的竹筐挪到通风处,“得避开阳光直射。”
无孔的圆形竹筐被她小心翼翼地擦拭干净,“这个最适合装米了,得找块干净的棉布垫底。”她站起身,在厨房里翻找了一会,找出一块干净的白布,仔细铺在筐底。
另一只同样的竹筐摆在一旁,宁欢欢想了想,“用竹筐装面粉还得铺个底,回头得做个布袋……”
小竹筐排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