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的余晖洒在身上,拉长了四个人的影子。
三个小的心里想的是赶紧回家,而宁欢欢却在想着书中的情节。她知道楚岚赶考时会遇到灾年,到时候他们不得不一起去云京,路上艰难困苦。不仅是他们,所有逃难的人都过得凄惨。
有的大家族十几口人,最后能活下来一半就算是运气好的了。更多的是只剩一两个人,甚至整个家族都断了根。这些记忆像是一团乌云,笼罩在她的心头。
宁欢欢虽然没经历过,但光是想想就觉得后背发凉。她下意识地搓了搓手臂,仿佛要驱散那股寒意。
关键是她现在也不确定具体是什么灾,是水灾还是旱灾?这可不能怪她看书不仔细。《首辅权倾天下》都写了几百万字了,谁还记得开头写了什么?
楚岚一出场就是朝堂上的大佬,根本没写过他在老家的事。要不是原主去闹腾,勾起了他们的回忆,连这点信息都不会有。
但具体的细节她真的记不清了。脑海中那些零散的片段像是被风吹散的落叶,怎么也抓不住。
不过还好她有冰箱,不管是什么灾,至少吃喝不愁饿不死。现在要做的就是为赶考路上的风险做准备。她的手指无意识地绞在一起,思绪纷飞。
“嫂子,你坐板车上吧,我拉你。”楚晴见她皱眉,以为她累了。他的声音里带着关切。
“不用不用!”宁欢欢连忙摆手,脸上露出歉意的笑容,她还走得动。
“没事,我以前拉过比嫂子重多了的货。”楚晴热心地说,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
宁欢欢更坚决地拒绝了。大弟拉了一天车,就算是她瞒着楚曦和楚雨把货物转移到冰箱的储物空间里,但空车也累啊。她看着楚晴额头的汗珠,心疼地说:“大弟,咱们是不是该添置头耕牛?”
“有二哥在,养牛做什么?”楚雨不解地问,眼睛里闪着天真的光。
宁欢欢忍不住笑出声来。这话听着怎么这么歧义呢。楚曦也笑了,眼角眉梢都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明朗。
倒是楚晴认真地分析道:“养头牛还得搭个牛舍,要专人照看,我们又没田地,来城里次数也不多,每回采购的东西不算太多,还不如我拉得快。养牛太不划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