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不仅是内忧外患,还有躲在南方的太上皇赵佶。

    都要解决才行。

    不解决,他的合法性随时会被推翻。

    赵桓直接道:“张卿的话,说到了朕的心里。”

    “朕处死了投降派的张邦昌和李邦彦,推动了李纲拜相,正在肃清内部的问题。”

    “西路军的太原府,朕安排了种师道去,授权他先斩后奏。”

    “河东路的准备不多,朕会通知宗泽,让他担起河东路的大局。”

    赵桓身体微微前倾,吩咐道:“张卿有国士之才,担任知州屈才了,留在东京吧。”

    张叔夜一颗心也激动起来。

    他是主战派。

    恰是如此,不被当朝的投降派重用,还处处遭到打压。让他去邓州任职,就是对他的打压。

    如今,却有了机会。

    张叔夜站起身,拱手道:“臣,听从官家的安排。”

    赵桓摆手示意张叔夜坐下,继续道:“你曾担任开封少尹,对开封府很熟悉吧?”

    “熟悉!”

    张叔夜点头回答。

    他一双深邃的眸子更加明亮,他是文官,忠于皇帝,忠于朝廷。可是他做官,也希望出将入相光耀门楣。

    做事,他是认真的。

    做官,他也是认真的。

    赵桓点头道:“既然熟悉,准备接任开封府尹。不过你在东京城,可有去处?”

    张叔夜回答道:“臣和李纲熟悉,去李相公的府上暂住。”

    赵桓说道:“去吧。”

    “臣告退!”

    张叔夜行了一礼退。

    走出大殿,璀璨的阳光照耀在身上,张叔夜斗志昂扬,觉得还能再干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