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更是眉头深锁。

    孝顺?

    如果皇帝真的孝顺父皇,为什么刚刚登基,就迫不及待的干翻父皇的宠臣,诛杀了投降派。

    赵构不相信赵桓的话,更不愿意放弃离开的机会,恳切道:“陛下,我真的想去前线。”

    赵桓眼神冷下来,问道:“你喜欢带兵打仗?”

    赵构点头道:“是!”

    赵桓哼了声,冷声道:“你是带兵打仗,想建功立业,是打算培养心腹后,来京城夺权吗?”

    赵构的脸色瞬间白了,连忙躬身请罪:“陛下,臣绝对没有这样的想法。”

    赵桓道:“但愿如此!”

    赵构见皇帝的态度冷了下来,知道无法离开了,主动道:“陛下的安排,臣记下了,臣告退!”

    赵桓摆了摆手,望着赵构离去的背影,心中却琢磨着。

    皇室子弟有单纯的吗?

    不排除有,比如何不食肉糜的那位,脑子天生就不正常。

    可是赵九妹自小读书,文武双全。

    这样的人,不会那么单纯。

    他说想跟着赵桓去前线,逃离东京城的旋涡,会不会只是表象呢?

    在所有人都不看好御驾亲征的前提下,赵桓真要是在前线出了什么差池,就算有太子,可是乱世中,几岁的太子难以掌权。

    更何况太上皇还虎视眈眈。

    一个不受群臣拥戴的太上皇,一个少不更事的太子。

    赵构或许能浑水摸鱼。

    赵桓眼神前所未有的明亮,觉得自己似乎明白了,只是他不怎么在意,只想按照原定的计划推进。

    打胜仗才是根本。

    当赵桓击败金国的大军,取得了大胜,有足够的威望,裹挟着大势,任何阴谋诡计都会灰飞烟灭。

    阴谋诡计有一定的作用,却难登大雅之堂,终究是实力为王。

    赵桓想清楚后,没有再去管赵构,只是传了一道旨意给朱伯材,让他安排皇城司的人,也进一步盯着赵构,看赵构后续的动作。

    事情安排后,赵桓又喊来李纲,说了完颜宗望带着金军南下的事情。

    李纲也有准备,没什么惊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