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秉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李默翻开教材,开始认真读了起来。

    到了下午,李默按照要求前往课堂学习。他作为旁听,自然只能坐最后一排。工作人员应该也知道情况,看到他过来,只是点了点头:“你在最后一排,如果碰到什么情况,就去帮帮忙。”

    本来是学习的,结果却又被抓了壮丁,他也只能笑笑。

    好在党校的设施还算完善,也没有什么问题。下午是一名专门讲科技创新的教授,年纪在四十多岁,看起来年轻,但是讲的东西还是水准很高的。

    在第二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教授的ppt出现了一点问题。恰好工作人员出去接电话了,李默只能埋头上去弄。

    弄了好半天,ppt重新出现在屏幕上,教授也只是挥挥手,让他退下去了,连一句感谢都没有。估摸着,也把李默当成了工作人员。

    李默回到最后一排的时候,工作人员打电话回来,看到眼前场景,不由对他点了点头,脸上也多了一丝笑意。

    接下来两天,李默在最后一排旁听倒是没有了问题,工作人员对他还挺友好。但是他在很多人眼里,就是党校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自然不会有人主动和他结交。

    别看这些人对工作人员还算尊敬,不过能到这个地方学习的,哪一个不是眼高于顶。跟李默这样的“工作人员”客气一下就算不错了,学习和生活中自然是井水不犯河水。

    再加上李默单独一个人住宿舍,就更加没有什么生活圈了。

    李默也没办法,他觉得自己的运气向来就不好。

    为此,在开始有些颓丧之后,他倒是比别人学得认真。党校的生活,也给李默的生活按下暂停键,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理论和业务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星期学习结束之后,党校安排了一场研讨。在分组的时候,工作人员将李默也安排了进去。

    吃完晚饭之后,李默就来到分组研讨的会议室。与课堂不一样,这里的分组讨论会议室只有十几个座位,椭圆形的桌子如同化作所有人有了平等交流的平台。

    李默挑了一个角落入座,他观察了一下,跟他一个会议室的,都是东山县、轩阳县的科级干部,他们都分属第四讨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