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食堂吃了饭之后,就拿着东西回了宿舍。

    回到宿舍,李默不由又想起了周瑾的话,于是打开笔记本,把自己随身的u盘插好,他继续开始翻阅县科协之前的项目资料。

    如果说李默想要扳倒胡大同,机会只有可能出现在这些材料中。

    虽然胡大同这个老狐狸不好对付,但是李默觉得只要对方是人,肯定能够留下破绽。

    ……

    两天的周末放假转瞬即逝,李默这个旁听生也慢慢进入状态了。

    正因为不指望正式学员资格,李默的学习更加单纯,陆续在课堂上也慢慢有了自己的声音。

    培训班快要接近尾声了,课程节奏明显开始放缓,只不过还有怪胎,那就是石俊。

    石俊的课程仍然很满,而且治学保持着一开始的严厉。上他的课,不仅要能听,还要会讲。他经常不定期提问,回答的还行就算了,回答得不行,那他就要狠批了。

    石俊的问题都非常难以回答,培训班中在他手上没吃亏的,就连李默在内,也不超过一只手。

    背地里骂他变态的人,也是相当不少。

    然而,在培训班快要结束的时候,石俊又再一次打破他自己的授课方式,直接在黑板上写了一个题目《共同富裕背景下,如何破解“三次分配”的制度性障碍》。

    石俊这一次没有喊人回答,而是指着黑板的题目道:“这是我给你们的考试卷,所有人以此为题写出一篇策论,字数你们自己控制。”

    听到突然考试,在场一些人的脸色明显就有些不好了。能到这个地方来参加学习的,其中大多是科级干部或者各部门的骨干,大多还是能写点东西的。

    但是想要在短时间内写好一篇策论,也没有那么简单。特别是很多人习惯电脑写作,查阅资料也方便得多,凭空去写太过考验个人基本功了。

    李默虽然不是秘书科出身,但是写东西的能力还是有的。围绕这个题目,想要写一篇辞藻华丽、逻辑严谨的策论,对他来说不难。

    不过李默知道石俊的性格,如果自己大笔一挥,三下五除二写一篇华而不实的东西,想必石俊看都不看,就算看了也会一顿猛批。

    所以李默想了想,还是联系老山县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