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昭和陈喻洋私下里没有打过交道,因此对他不是太了解,听到他说的这两条建议,觉得很在理,尤其是第一条连他这个老干部都不曾想过,这个年轻人想到了,不由得多看了两眼。

    邱恩重和杨杰也想到了这一条,只是没想到陈喻洋也会想到,也不由得在心里夸赞了他,尤其是杨杰,总觉得陈喻洋太年轻,想问题肯定不会周到,却没想到别人不仅想了,而且还在会上提出了。

    “刘书记,你也谈谈你的想法吧。”邱恩重在陈喻洋说完之后,问刘昭。

    县纪委书记刘昭知道今天来的都是与环保污染相关的人员,听到邱恩重问自己的话,看了看屋里的三个人,开口说道:

    “邱书记,杨县长,刚才听了陈县长的建议,觉得很好,尤其是第一条的预防措施,比我想的还要全面,下午接到邱书记的指示后,我回到纪委查阅了一下是否有关新柳镇和环保局的举报材料,结果不出所料,在县纪委的信访室,有关上述单位和相关个人的举报材料堆成了小山,信访室主任全都以处理匿名信的方式将那些举报信放在了一边,没有一件转往县纪委的其他科室,我已经将这个信访室主任停职了,等候下一步的调查处理,对于那些举报信,我已安排对口科室进行暗查,尤其是署名的举报信,相信很快有结果的。”

    陈喻洋自从见到刘昭进来,就知道邱恩重已经安排县纪委在调查了,对于刘昭的话没有怎么吃惊,毕竟是强力部门,雷厉风行应该是他们的作风。

    邱恩重等刘昭说完之后,问一直没有说话的杨杰。

    “杨县长,你的意见呢?”

    杨杰听完陈喻洋和刘昭说的意见,一直在思考着一个问题,受污染严重的村子,虽然有人告状,却是写检举信向上级告状,没有采取别的民间自发的过激行动,按照这个地方的民风,得不到上级领导的答复,是有可能采取极端措施的,比如围攻污染源头,甚至打砸企业,逼迫企业关门等等非合法手段,可是为什么没有呢?听到邱恩重问话,他便将自己的疑问问了出来。

    “邱书记,我刚才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为什么污染这么严重,都影响到了村民的生存了,这些村民除了告状之外,就没有一点别的过激行动吗?”

    邱恩重听了杨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