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兆和没有说话,他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目光似是被那孤零零的燕巢给缠住,可周围的人却都屏住呼吸,不敢大声喘气了。
过了一炷香的时间,林兆和才开口:“这一次就依王妃所言,赵氏毫无妇德,禁足西苑,她身边的人都撵出去,换成老成的嬷嬷,你拿着我的帖子,去内务府找几个从宫里出来荣养的教养嬷嬷,要规矩上精细的,好好教导教导赵氏规矩。”
赵氏哭了一夜,差点像王妃一样哭瞎了眼,却不敢再说一句阮娘的不好。
王府的事并没有传到府外。林兆和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才是王府权威。
腊月二十三祭祀灶王,越来越浓重的年味冲淡了府里的紧张气氛,不过丫头婆子们还是更加的小心翼翼了起来,再不敢说一句流言。
赵侧妃终于安分下来,她明白要是当日回了娘家,自己绝对活不过过年。就算贵妃是自己姐姐,也解决不了风俗问题:若是出嫁女在娘家过年,会给娘家带来噩运。赵家一门心思的想拱卫大皇子成为太子,不管是风俗还是实际情况,赵家绝对不会收留赵侧妃,免得不吉利还又得罪盛王。
林兆和这一通发落,东苑的仆妇们受影响不大,不过这里头的人也多数都知道林兆和的脾气,没有敢撩虎须的,是以阮娘竟然不知林兆和曾经生过气——当日他进屋子的时候,脸上是带着温和的笑的。
林兆和甚至还问了一句:“听说吴太医说你完全好了?那上元节岂不是可以出去看灯?”
阮娘放心手里的书,歪头道:“出去怪冷的。”
林兆和用帕子擦了手,也上了炕,笑着伸手拧了她鼻子一下道:“真是个大懒虫儿。放心吧,我叫人安排妥当了,一定冷不着你,从府里坐车,到外头的凤仙楼,那里看灯最好,包上一层楼,也免得叫外人扰了清净。”
阮娘就发现,他这次还真不是只说说。
明明都快过年了,又叫两个绣娘加班加点的给她做衣裳,说是出去的时候好穿。
田妈妈抬着料子过来让她挑选,她挑了一件大红的,田妈妈一愣,抬头先看向林兆和。
林兆和放下茶杯看了看道:“不是有块灰鼠皮料?这个衬在里头,给她做件披风。”
阮娘挑选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