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不是袜子的出货量。
而是镇上几家供销社最近的订单需求,还有县里的纺织厂那边的销售数据。
“袜子一天卖出五千多双,供销社还在催货,县里的纺织厂也派人来谈合作。”
“但问题是……袜子的生产,已经到了极限。”
他手指往下一滑,敲在最底下一行字上。
“这就是瓶颈。”
王向阳盯着那行字,喉结滚了滚,嗓子有点干,伸手抹了一把脸上的汗。
“文华,你是说……我们屯里的劳动力,已经撑不住袜子的生产了?”
叶文华没说话,只是抬手指了指窗外的院子。
王向阳顺着他的手看过去,外头的院子里,妇女们整整齐齐坐在各自缝纫机前做自己手中的袜子。
旁边堆着一大捆已经做好的袜子,装在麻袋里。
叶文华收回手,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一张更旧的纸
上面写着几行歪歪扭扭的字,看得出来是很久之前记下来的东西。
“手套,帽子,围巾,这些东西,裁剪方式简单,缝纫机能用上,生产速度快,利润比袜子高。”
“最重要的是……冬天快到了。”
王向阳盯着那张纸,嘴张了张,像是被噎住了一样,半天没说话。
他不是傻子,他当然知道冬天意味着什么。
袜子一年四季都能卖,但冬天,手套和帽子才是硬通货。
特别是北方的冬天,冷得刺骨,家家户户都得备上几副手套和帽子。
尤其是赶集的时候,那些小商贩,一买就是几十双,根本不愁卖。
“可…可这也太快了吧!”
王向阳抬头盯着叶文华,嗓子有点哑。
“文华,你这计划,是不是有点太激进了?”
叶文华把手里的纸丢回桌上,声音不紧不慢,但踩得很稳。
“向阳,你觉得,这个市场,会等我们慢慢来?”
王向阳嘴巴张了张,没吭声。
他当然知道,这个市场,不是他们想慢就能慢的,商机就是这么回事,晚一步,可能就被别人抢走了。
王建国家里还有事,说了一声,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