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静下来,书房内过分的安静。只偶尔伺候笔墨的子玄,研磨时发出了细腻的沙沙声。

    “噔噔”的敲门声起,萧愈不曾抬首,淡道一声,“进来。”

    子莫手执文函,推门而入,恭敬道,“主子,这是您要的信息,属下已整理好,全部抄录在此。”

    子莫退下后,萧愈停了笔,将那不薄不厚的文函拿起,细细看起来。

    文函上记载了秦策的家世。

    秦家四代同堂,秦策父母健在,五服亲戚不少,堂兄弟姐妹若干,但只有一个亲妹妹。

    秦策的学业履历。

    六岁启蒙,屡得夫子赞扬“神童”,十八岁中秀才,次年中解元,不自满,精心研习学问,三年会试中会元,而今才二十又二,正待小半月后考殿试。

    ……

    萧愈沉默的看了半晌。

    不知怎么的,他的注意力就被寥寥几笔的“秦策的亲妹妹”夺去了。

    十三岁就自立,挣钱养家……他大抵也是那时候担起侯府大梁的吧。

    而今才十七岁的年纪,就在泷州各地,有了数百间铺子,其中包含了酒楼、客栈、药铺、布庄、茶楼、胭脂铺、小食点心舍、婴幼儿玩具店……

    从婴幼儿玩具店起,后面一大串萧愈都看不懂,只能通过字面意思浅显的猜测。

    有意思的是,这名十七岁的少女,她名下有许多产业,都是她暗中打拼的,她的家人都不知晓。

    子玄颀长的身影立在一旁,瞧见自家主子搁了那几页纸,抬了头,目中闪过思索,继而又垂了头。

    他倒是想岔了。

    秦家决计称不上什么寒门。

    四年,仅仅四年,很难想象,那名叫做秦欢的少女,以十三之龄就挑起家族大梁,让家族有了地覆天翻的变化。

    秦策这位妹妹,不可否认是个很了不起的女孩子。

    可是秦家其他人呢?

    呵。

    秦家这么多年,包括秦策在内,全是仰仗一女子而活。

    如果不是妹妹帮他交了束脩,秦策早在十八岁那年,就辍学了。

    萧愈修长的指既有规律的敲打在桌案,发出“哒哒”的响声。

    他循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