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醉酒
三皇子杨烨在得到杨柔柔的回信后,心中稍定,随即便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巩固皇位与治理国家之中。他深知,自己以逼宫手段登上皇位,朝中必有不少人心中不服,民间或许也有诸多非议。为了树立全新形象,开启一番崭新气象,杨烨决定改国号,将大楚改为大魏。
新国号的确定,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杨烨紧接着展开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革新举措。首当其冲的,便是对朝廷官员的大换血。他深知,只有将朝堂掌控在自己信任的人手中,政令才能畅通无阻地推行。于是,那些曾坚定支持大皇子,或是对他逼宫行为心存不满的官员,纷纷被他以各种理由调离重要岗位,甚至有的被罢官免职。
取而代之的,是一批年轻且富有才学的官员。这些人大多出身寒门,渴望在仕途上一展抱负,对杨烨的提拔感恩戴德,自然愿意为他效犬马之劳。杨烨不拘一格降人才,不论出身,只看重才能与忠诚,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为朝廷注入了新鲜血液,也赢得了不少寒门学子的赞誉。
在用人革新的同时,杨烨还对国家的政治制度进行了调整。他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弱了地方藩王的部分权力,防止地方势力坐大,威胁中央统治。在经济方面,他推行新的税收政策,鼓励商业发展,减轻农民赋税,期望以此来促进经济繁荣,赢得百姓的支持。
教育上,杨烨也进行了改革,创办了更多的学府,拓宽了选拔人才的渠道,不仅注重儒家经典的学习,还鼓励学生学习天文、地理、算术等实用知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然而,这些革新举措并非一帆风顺。一些守旧的官员对杨烨的改革极为不满,他们认为杨烨此举是在破坏祖宗留下的规矩,动摇国家的根基。民间也有人对新政策存在疑虑,尤其是商业发展的政策,让一些传统的农耕世家担心会冲击到他们的利益。
远在瑞锦郡的苏御渊和杨柔柔密切关注着京城的局势。杨柔柔对杨烨的改革既担忧又期待,担忧的是这些变革可能引发更大的动荡,期待的是杨烨真的能通过改革让国家走向繁荣。苏御渊则凭借着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分析着这些改革对瑞锦郡可能产生的影响。
“公主,杨烨的改革虽有魄力,但步子迈得太大,恐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