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栖灵塔后,大伙儿便要告别,李白跟李嗣业说道:“小兄弟,此行我是陪孟浩然兄再度下广陵,不日将返回安陆,在那边还有些事情要处理,或将于来年拜见于长安,若如此还烦小兄弟你引见于裴旻将军,还望他能指点几招剑术呢,哈哈。”李白要再回安陆,其实还是想去裴宽裴长吏那边碰碰运气,若还拒,就只好去长安找张说看看能不能有机会了,其实在当时的大唐,科举考试虽然已经比唐初更为成熟,但门阀思想依然严重,门阀内部举荐人才已然占据很大一部分,普通人要入仕其实还是很难的。
李嗣业点点头,答道:“那是自然,师父、裴十三和杨融都会很高兴见到你的。”
“裴十三是谁?杨融又是谁?”李白问道。
“裴十三是师父裴旻的侄儿,杨融是监察御史杨廉之女,他们俩都爱好诗词歌赋,所以若能见到您,那会极其高兴的。”李嗣业回答道,因为此时李白的诗歌在长安已有些名气,裴十三和杨融早已拜读过他的大作,若能见到真人,便再好不过了。
“哈哈哈,原来如此,好,那就这么定了,后会有期。”李白笑道,然后揖手道别,与孟浩然、高适等人消失于湖畔的尽头。
李嗣业在广陵陪李五住了一个月,便决定于水路返回长安向李父他们报平安,李五则决定于来年春天沿江而上前往剑南道,游历天下是他这一辈子最大的梦想,边走边看才能放空自我,与天地合为一体,那才叫人生。
五叔与李白不一样,五叔有才气,他却想隐入山野,李白也有才情,但他却想着把自己的文武艺,卖于帝王家,谁是谁非,不便定论,这是每个人不一样的抱负,都没有错。
开元十八年,河西和安西的局部战斗终于要告一段落了,吐蕃和突骑施战败,名将王忠嗣也在这一年中因屡次击败吐蕃而成名,深的神武皇帝李隆基的信任,当然他也是李隆基的养子,自然有施展拳脚的舞台。
不久,战败的吐蕃普赞和突骑施苏禄向长安纳贡乞和,裴旻也终于于当年春天回到了阔别两三年的长安,李嗣业见到师父平安归来,自然极为高兴。此时的裴旻已瘦了不少,也黑了不少,脸上尽是沧桑,但能击败吐蕃,彰显大唐军威,便是丢了性命也无妨。
“嗣业,两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