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唐刀陌刀 > 第41章 番僧安祥(4/6)
有恩于他的人也极尽能力的要去报恩,即便牺牲了性命也一样,可以说是一个性格双面的人。他把抢夺得来的金银,基本都给了那些小时候有恩于他的人。

    安祥的父亲在来大唐后不久,便因疾病死了,他母亲艰难的把他抚养长大,而周边的百姓也时不时的给予他母子俩于帮助。在安祥七岁的时候,打东边来了一个喇嘛,这喇嘛见小安祥骨骼惊奇,聪明伶俐,而且还能吃苦耐劳,便打算留了下来,教授小安祥武艺。

    这喇嘛在藏刀刀法方面造诣颇深,如果说裴旻的剑术是大唐第一,那这喇嘛的刀法在吐蕃也是无人能及的,他此行来大唐便是想去会一会青年时的裴旻,当然还是败下阵来,然后那喇嘛离开了长安,在路过凤翔时遇到了小安祥。

    那时的藏刀吸取了唐刀的工艺,刀身也是长直的,单面开锋,刀尖呈半弧形,刀背有隆起的脊线,刀身无血槽,其实与大唐横刀相差并不是很大。就这样过了五六年,安祥基本学会了那喇嘛所有的本事。喇嘛在几年之中,武艺也得到了精进,然后又去挑战裴旻,可裴旻正值青壮年,武艺已达登峰造极之步,那喇嘛再次败下阵来,可那喇嘛时年已过五十,他觉得自己只会越来越老,今后再也没有可能战胜裴旻了,因而离开了凤翔府,往西回吐蕃去了。

    那喇嘛只是在武艺方面教授了安祥,在德和为人处世方面却与大唐格格不入,再结合安祥幼年的经历,也就造成了他那双面性格。

    李林甫救他,便是看重了他那双面性格和高深莫测的刀法,至于是不是十恶不赦,他不管,他要用的便是安祥的能力,所以为了遮人耳目,他让安祥剃头剃须,也学他师父喇嘛那样,做一个番僧,养在李林甫后宅的禅房里,其实此时的安祥也就二十八九的样子。

    这几年,在李林甫的约束下,安祥倒没有再出去犯事,他留在李林甫府上,李林甫也觉得安全了几分,因为安祥虽然十恶不赦,但对有恩于他的人,他都会竭尽全力的报恩,尤其是李林甫这种救命之恩,那便是以性命报恩也不为过。对于李林甫来说,养了那么多年,也许该用到他的时候了。

    李林甫吩咐了李林申几句后,便走了,他回到平康坊自己的府中,一进门便朝后宅的禅房走去。安祥迎他进来,“恩公,看你的表情,今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