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唐刀陌刀 > 第28章 硕鼠(3/4)
运仓、军仓、常平仓和义仓这几类。

    大唐的太仓安置在长安龙首原,主要为皇室宫廷成员提供粮食,同时向朝廷的文武百官提供俸禄,太仓的粮食来源主要是各州县正仓所缴纳的粮食,还有各地通过转运、运调、上供等方式所提交的粮食。

    正仓,则是地方州县粮仓,主要负责收纳本地区通过粮食上交的税收和官府通过规定正常购买的备用粮食,正仓的粮食主要是向本县的官员发放俸禄,同时还向驻扎或者有需求的军队提供补。

    转运仓,则是沿着交通要道设立的周转调度仓,水路的转运仓叫做敖仓,陆路的转运仓叫做递场。

    军仓,主要储存收纳由朝廷拨款按需求来购买的粮食,还有一部分是从正仓拨发的粮食,以及军队屯田自产自用的粮食。

    常平仓,则用于调节粮价,确保粮食供应的稳,因为米贵伤民,米贱伤农,因而就需要在丰年粮食价格低的时候收购存储,在粮食价格高时平价卖出,让市场上的粮食保持一个稳定区间。

    义仓,则主要用于储备粮食以应对灾荒等紧急情的。开元时期,义仓的管理权在州县,而且义仓的粮食来源也是当地强制性税收的一部分,有田地的农民需要按照田地面积缴纳粮食以充实义仓,没有田地的商家也要按家庭为单位缴纳,也就是说义仓是当地每个人都得承当的税负。

    设置义仓的出发点是好的,其目的便是作为在饥荒年间解决百姓饥饿问题的专项储备,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它的管理权放在了各个州县的主管人员身上,这样就极其容易导致被挪用的情况。

    申由商行这几年之所以能够快速在长安城各个坊铺满店铺,主要的原因便是与京兆府辖内以及京兆府周边的一些州县勾结,挪用了义仓大量的粟米,麦子等粮食作物,尤其高陵县最甚。

    高陵县主产粟米和小麦,以粟米为主,这几年京兆府地区风调雨顺,并无天灾,粮食年年大丰收,高陵县义仓仓储高达3万石,这还不包括每年新纳入的。义仓的粮食在满仓之后,按道理是不会再继续让百姓缴纳的,但李林甫举荐的高陵县县令王干,每年都以虫鼠破坏甚多为由,让境内百姓继续上缴,为此百姓颇有怨言。

    李隆基派司农寺的人去巡查京兆府辖内的正仓、义仓等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