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下便纷纷前来慰问打招呼。
这时候一个英俊帅气,高六尺,约二十三四岁的年轻将军走了过来,他穿着一件鲜艳亮丽的衣服,迎着来曜将军,行礼道:“来叔父,您来了。”看其样子,应该是一个很注重仪态之人。
“哈哈,高仙芝贤侄啊,我听说副大都护已经任命你为游击将军了,好,好啊,你父亲泉下有知的话,一定会以你为傲的。”来曜将军望着高仙芝,情不自禁的又想起了昔年的战友,也就是高仙芝的父亲高舍鸡,因为高仙芝与年轻时候的高舍鸡简直一模一样,只是在一次与吐蕃人的战斗中,高舍鸡不幸为国捐躯了。
高舍鸡原本是高句丽的贵族,大唐灭了高句丽后,把高句丽的部分百姓迁徙至河西、中原、江淮等地,高姓家族亦被迁往中原。但这高舍鸡英勇善战,武艺高强,弓箭骑射了得,其与李嗣业一样,不满于中原平静安定的生活,也跑来安西当兵,并与来曜将军成为了好朋友,好战友,并凭借战功累任至四镇十将、诸卫将军等官职。
这高舍鸡不仅仅自己来安西,待高仙芝十一二岁时,他甚至把高仙芝也带至安西都护府龟兹,在这里他教授高仙芝武艺以及行军打仗的知识。
高仙芝也不负父望,习得了其父一身武艺,待其可以上阵杀敌之时,同样作战勇猛,而且还颇有谋略,这点他父亲是比不上的。
高舍鸡看到儿子的成长,颇为高兴,五六年前高舍鸡带兵抵抗吐蕃时,不幸殉国,来曜和高仙芝甚是难过,不过此时高仙芝已成年,又一直生活于军中,军人死在沙场,马革裹尸是军人一生中最大的荣耀,因而高仙芝并没有因为父亲的战死而被击倒,反而在今后的作战中越发勇猛。
这游击将军虽然有念及他父亲高舍鸡的军功,但以高仙芝的谋略和武艺,以及近年来的作战表现,也完全能够胜任这游击将军之职,因为游击将军也只是一个从五品下的武官而已。
“承蒙父亲的军功和荫庇,才袭得了这游击将军,侄儿还需更加努力,要不然对不住父亲和来叔父的期许。”高仙芝谦虚的答道。
来曜拍了拍高仙芝的肩膀,说道:“贤侄有如此谦虚,日后必有所作为的。”
随后他把李嗣业叫过来,对高仙芝说道:“贤侄,此人叫李嗣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