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歼灭奚族部众(一)
盖嘉运与田仁琬担任碛西节度使、安西都护府副大都护期间,对高仙芝并不重用。在来曜将军调离安西,并前往北庭担任北庭都护之后,高仙芝也只是从于阗军镇镇使调任为焉耆军镇的镇使,期间他的职位并没有更上一步,盖嘉运也没有带他出征突骑施等国。
田仁琬在碛西节度使上所表现的能力让李隆基颇为不满,为此开元二十九年秋,李隆基将其调离安西,去接任王忠嗣留下的河东节度使之职,王忠嗣则赴任朔方节度使。
田仁琬离开后,军功和威望兼具的夫蒙灵察将军被任命为碛西节度使,安西都护府副大都护。
这夫蒙灵察将军为羌人,不是汉人,因而不会威胁到李林甫的相权。因为李林甫曾忽悠过李隆基:“文臣为将,怯于战阵,不如用寒族、蕃人;蕃人骁勇善战,而寒族在朝中没有党援。”李林甫这话深得李隆基的认可,于是开始重用胡人将领,让他们长期执掌边境。
夫蒙灵察将军是个有气量,心胸宽广大度的将领,他知道李嗣业等人极为勇猛,因而每次出征都要把李嗣业等人带在身边,让他积累军功,一步一步往上爬;对于高仙芝,他同样极为看重,他知道高仙芝是个不可多得的帅才,因而在自己被任命为碛西节度使之后,便立马举荐并提拔高仙芝为其副手——安西都护府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其实,当年高仙芝的于阗镇使以及焉耆镇使都是夫蒙灵察将军举荐他担任的。
官居高位,没有军功是不能服众的,尤其是在大唐的安西和北庭,田仁琬便是如此,所以他在安西是待不下。好在这里的民族关系颇为复杂,最不缺的就是打仗。
就在开元二十九年这一年,北边的奚族各部叛乱,从黑山(大青山)以北,奔向碎叶城,李隆基诏令夫蒙灵察前往平叛。
这奚族往前追溯的话,他们发源于秦汉时期东胡的鲜卑族的拓跋氏,北魏显祖献文皇帝拓跋弘的弟弟为拓跋·达奚,因而他便以达奚为氏称自己的属部,便有了达奚氏这一族,后汉化改为奚族。
奚族与契丹一样,一直生活在大唐的东北,一直都是不安分因素。当然了,有一些奚族部众往西迁徙,在蒙古高原的西边也有他们的身影,这次叛乱的便是这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