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不安稍稍减轻了一些。
“国丈,还好你把朕叫醒了。如今西乾治下不过百万人,朕还有六百万呢!组织十万大军,绰绰有余!国丈,这如今大将军之位,还给李战吗?”李承逸询问道,此时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犹豫。
“给!”刘正斩钉截铁地回答道。
“可,护国公行事,让人捉摸不透啊!”李承逸有点不相信他们父子了,眉头紧锁,心中充满了疑虑。
“陛下当务之急,应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您若不放心,可以不用,只是这潼关若是在西乾手里,他们可就随时都能攻打咱们的。”刘正耐心地解释道。
李承逸沉默不语,再次陷入了沉思。他知道刘正说得有道理,但心中对护国公父子的疑虑始终无法消除。
“国丈,那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应对当前的局势?”李承逸问道。
刘正沉思片刻,说道:“陛下,我们当务之急是巩固两淮地区的防御,加强军备,同时安抚百姓,发展生产。待我们实力强大之后,再寻机夺回传国玉玺,重振大乾。”
李承逸点了点头,说道:“嗯,就依国丈所言。但李战那边,还需派人密切监视。”
于是,李承逸开始在两淮地区整顿军务,加强城防。他下令征集粮草,招募新兵,训练军队。同时,他也颁布了一些减轻百姓负担的政令,试图赢得民心。
然而,这一系列的举措并非一帆风顺。征集粮草遇到了困难,一些地方官员贪污腐败,中饱私囊,导致粮草不足。招募新兵也因为百姓对战争的恐惧而进展缓慢。
“这些该死的官员,竟敢在这个时候贪污!”李承逸得知消息后,愤怒地拍案而起。
刘正劝道:“陛下息怒,此时不宜大动干戈,以免引起内乱。当务之急是解决问题。”
李承逸强压怒火,说道:“国丈所言极是,派人严查此事,务必追回被贪污的粮草。”
在训练新兵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新兵们缺乏训练,纪律涣散,战斗力低下。
“这样的军队如何能上战场?”李承逸看着训练场上的新兵,忧心忡忡。
刘正说道:“陛下,此事需要时间,我们可以请一些经验丰富的将领来训练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