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万草原人奈何我二十万人的突厥?”拓跋宏愤怒地拍着桌子。
“大汗息怒,我们需从长计议。”完颜洪烈说道。
“哼,他们以为这样就能阻止我突厥的崛起吗?妄想!”拓跋宏咬牙切齿地说道。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华夏帝国和蒙古国按照协议开始了合作,北方开始转冷,开始向华夏军提起履行协议之事,无非三点,武器、过冬的粮食与御寒的的衣物。
康熙时常往返于两国之间,协调各项事务。
“这合作可不能出岔子,不然我在大汗面前不好交代,蒙古帝国的霸业也会收到拖延。”康熙心中暗自想着。
而李淳也时刻关注着合作的进展。
“一定要让这次结盟为帝国带来更多的利益,用棉衣换他们的羊毛衫,毕竟从大江以北之地也需要御寒之物”李淳心中坚定地想着。
在合作的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双方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对所成交的订单以及数目、价格等也会产生分歧。
“这可不行,必须按照我们之前的约定来。”康熙说道。
“可汗,情况有所变化,还需重新商议。”李淳说道。
“不行,重新商议可以,但不能损害我们的利益,冬天我们就要策反回乾三大部落,得给他们点好处!”康熙态度坚决。
“哈哈哈,铁木真大汗有气魄,冬日行军,得快啊,马上十一月了,会下雪的,等雪积厚了,恐怕北地就不能行军了,更别说运送物资了!”李淳说道。
康熙无奈,只能同意刚才的方案:“那好,就按刚才商议的羊毛数量与你们交易!”
北地确实十一月份将下雪,回乾在更北方,耽误不得,也是在这寒冬时候,才能与他们达成同盟协议。
最终双方还是达成了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华夏帝国和蒙古国的合作逐渐取得了一些成果。
边境的贸易繁荣起来,百姓们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看来这次结盟还是有好处的。”一位华夏商人说道。
“是啊,希望能一直这样下去。”一位蒙古牧民说道。
而回乾的公然投靠蒙古,让拓跋义心中气愤不已!他也起了与华夏军成为战略合作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