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医馆,秋风还在呼啸,但周琴的脚步却坚定了许多。她握紧了陈大头的手,目光望向远方的山岭。那里,或许藏着她们的希望。
陈大头仰头看着母亲,忽然问道:“阿娘,我们明天还来镇上吗?”
周琴低头看着儿子,眼中闪过一丝温柔。“是啊,明天还要来。”她顿了顿,“大头,以后咱们要常来镇上了。”
“为什么呀?”陈大头好奇地问。
周琴摸了摸儿子的头,“因为咱们要做点小买卖。”她的声音轻柔,却带着一丝坚定,“咱们得好好活着。”
母子俩沿着来时的路慢慢走着,背影在夕阳下拉得很长。周琴的心中,一个模糊的计划正在成形。
与此同时,医馆里的王氏望着手中的铜板,眉头微蹙。那三十五文虽不多,却是周氏实打实的帮衬。她轻叹一声,决定不再议论此事。
“周家婶子!”就在此时,王氏的喊声响起,众人的注意力顿时被吸引了过去。
而周琴和陈大头趁机离开,匆匆买了些粮食便出了镇子。
回到家中,几个孩子听闻瓜子全卖出去,兴奋得手舞足蹈。“阿娘,我们这就去玉华山薅瓜蒌!”陈三树迫不及待地嚷道。
周琴想到那一百文定金,心头一紧。“走吧,”她轻声道,“草棚的事先放一放。”
一家人背着筐篓,踏上了玉华山的小路。此时瓜蒌还未大熟,寻找烂熟的格外费劲。周琴弯腰在灌木丛中翻找,汗水顺着脸颊滑落。
“阿娘,这儿有个!”陈巧儿兴奋的声音传来。
江宽在一旁点头鼓励:“不错,就是这样的。”
直到夕阳西下,他们才开始往家运送。来回奔波数趟,总算将瓜蒌全部运回。
周琴靠在门框上,大口喘着气。“山脚下熟的差不多摘光了,”她喝了口水,继续说道,“剩下的得再等半个月。”
她看向几个孩子,神色严肃:“记住,这事谁也不许说。我们过冬能不能住上房子,就指着这些瓜蒌了。”
几个孩子齐声应是,连最小的陈四田都拍着小胸脯保证。周琴看着他们稚嫩的脸庞,心中暗自欣慰。村里人对这一家子避之不及,孩子们能有什么朋友?倒也省了她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