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卫的看护下,一路行至乾清殿前。
“止步。”
吕步站定,回过身说道:“于大人,陛下召您进去。其余官员,在此等候。”
众百官交头接耳,有敏锐之人似乎是想到了什么,脸色惨白。
“殿前噤声。”
吕步腰刀拔出寸许,众人纷纷闭嘴。
于廉就在千百道目光的注视中,抬步离开。
殿门打开,呼啸的寒风裹挟着急促的脚步声走了进来。
已经老态龙钟,没有比龙榻上的姜羽年轻半点的于廉走了进来,他颤颤巍巍的走到龙榻前,欲要下跪。
“这个时候了还演,跪就算了吧。”
姜羽轻声笑骂道。
于廉站起身,嘿嘿笑道:“陛下还是一如既往的慧眼如炬,明察秋毫呀。”
姜羽没有理他的调侃,轻声喊道:“于廉。”
于廉神色一肃,弯腰拱手,“老臣在。”
姜羽继续说道:“你我是君臣,也是好友,这一辈子咱们吵吵闹闹的,也算是把国家治理得还不错,这以后呀,还是要继续靠你帮着安儿了。”
于廉再次躬身,“老臣年事已高,只怕是有心无力,怕辜负陛下所托啊。”
“唉,你这老小子,我就要走了,你就不能让我走得舒心些吗。”
看着龙榻上随时会咽气的姜羽,于廉眼眶也不由得红了,君臣两人相交了数十载,没想到最后是姜羽走在了他的前头。
半晌,他开口道:“老臣遵旨。”
随后朝着姜安深深拱手一鞠。
姜安同样拱手回礼,于廉,大安王朝首辅,文官之首,有他相助,朝堂就稳了一半。
见诸多事宜都已安排妥当,姜羽挥了挥手,“你们都下去吧,朕想一个人待一会儿。”
“父皇,儿臣陪着您。”
“大伯,红颜也不走。”
“陛下,让老臣送送你吧。”
姜羽细声说道:“朕堂堂一国之君,岂容他人看着死去,都退下吧”。
“遵旨”
众人含泪跪地,不舍的望了姜羽最后一眼,最后在老太监的护送下,走出门去。
殿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