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点完毕,李想心满意足的抬头望着房玄龄。

    “这点小事,哪能麻烦您亲自走一趟。”

    “这可不是小事啊。”

    “这一次,你肯与朝廷分享盐矿,也算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别的不说,就说这次河东水患,如果没有这笔钱,恐怕连救济灾民的钱都拿不出来。”

    李想一听,立刻来了兴趣。

    “是吗?光是救济难民,就花了这么多银子和粮食?”

    “朝廷不是将灾民转移到北疆,修建官道吗?”

    “皇上没有同意以工代赈的策略?”

    李想眉头一皱。

    老爹不是上报了奏折吗?

    房玄龄微微一愣。

    这孩子怎么会知道以工代赈?

    朝会刚刚结束,讨论的东西,就已经泄露出去了?

    等等!

    难道说,这个以工代赈的办法,就是二皇子想出来的办法?

    想到这里,房玄龄顿时吓了一跳。

    肯定是如此。

    难怪陛下以前从来没有提起过这件事,直到前天二殿下进宫,到今日上朝才提起此事。

    这分明就是在卖弄自己!

    一念及此,房玄龄不由哑然失笑。

    “李公子,陛下已经命人将灾民转移到北疆,修建拓宽官道。”

    “所有愿意去的人,路上粮食和花费全免。”

    李想这才放下心来,心道,李二还算聪明,能看出我这一招的厉害之处。

    抱拳行礼,李想道:“房相,您就别这么叫我了,直接喊我李想就行了。”

    房玄龄抿了一口茶水,突然心中一动。

    二皇子能想到以工代赈,那他是不是也能解决自己现在的问题?

    “李公子,官道的事情,已经安排好了。”

    “老夫还有一个问题,不知公子有没有兴趣?”

    李想微微一笑,说道:“小子我洗耳恭听。”

    房玄龄道:“修这条路,除了人力之外,还得有大量的牛车马车。”

    “现在,人手倒是有了,可用来运货的牛车马车,却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