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真是活见鬼了。

    这时那些读书人更加激动了,不过却有一位年迈的老者抢先一步问道:“敢问王爷,如今大乾四面楚歌,我等读书人若想救国,该如何做?”

    这个问题可就有点大了。

    齐广军面露讥讽,读书人还想救国?这些人读书读傻了吧?

    不过心里却很高兴,这个问题,若是回答不好,恐怕会得罪所有读书人的。

    这时也有人认出这位老者,乃是京城有名的白鹤书院的院长,赵老先生,在场的甚至有些官员,都曾为他的学生。

    有人立马明白,赵老先生不是为自己问的,而是为天下读书人问的。

    兵荒马乱的时代,读书人最为艰难,不知该继续读书,还是该弃笔从戎。

    苏离也是一脸正色地看着这位老者,沉吟片刻后,才开口道:“行拂乱其所为,致理所当致!”

    老者眼睛一亮,而后作揖,“授教了。”

    见周围不少学子都是一知半解的神情,便解释道:“我等不必忧心,乱世出英雄,读书人亦然,先生所言,便是说即便危难降临,那也是对我等读书人的考验,磨练我等意志,读书也好,从戎也罢,终将成为我等的基石。”

    听到这般解释后,在场的人,才明白苏离那简短的一句话有多深奥。

    与此同时,这些朝廷官员,也是一阵面面相觑,眼里充满复杂和钦佩。

    这话他们是说不出来的,这不由得让他们想起了之前说苏离抄袭诗句文斗倭人的事。

    这件事,一直没有做过定论。

    可现在来看,这样的学问,又怎会去抄袭?

    凰九天微眯着眼睛,此刻想要扒了苏离的皮,打开苏离的脑壳好好瞧瞧,苏离到底还隐藏了多少东西。

    究竟这人是真废物?还是装的?

    不仅凰九天有这个疑问,这些朝廷官员,一样有这个疑问。

    这是要闹哪样,这怕是要彻底摆脱废物的名号不成?

    而那边,周围的读书人还在不停地询问。

    而苏离都是对答如流,且每一句话,都堪称大家之言。

    比如那一句“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又比如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