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许多,政策之后接了一篇告举子书,上面是这样写的。
通过还珠格格的坚持与努力,朝廷看见了一批有能力,有才干,有品格的女儿家,经过朝廷的深思熟虑,特决定从今以后,女子也可参与科举,入朝为官。
十年苦读,一朝中榜,朝廷体恤学子苦读不易,再结合如今朝廷所需,决定扩大录取规模,一甲三人,二甲四十到六十人,三甲四千到六千人。
朝廷的工部和电部需要专业人才,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的,都可以去参加考试。
举子中若有人对此持有反对意见,那就请通过科举取得一甲后去朝堂上说与大人们听。若是有人藐视朝廷规矩,私下传播不当言论,有不当举措,一律取消考试资格。严重者当交由有司进行处罚。
书中说得很清楚,朝廷允许女子参加科举入朝为官,同时我也扩大了招收的规模,还提供了新的就职思路。
你要是有能力你总是能攀上一条路的,你要是没能力,你最好就把你那个嘴巴闭起来,不然我对你就没有那么好的脸色,直接将你关进牢里去。
要不说封建王朝还有这一点好,在大清还算繁荣的时期,几乎没有什么言论自由,也没有人敢顶着皇家的威仪出来反对。特别是在乾隆时期,这个抓文字狱都抓得如此紧的帝王,已经很少有人敢去触他的霉头,因为他是真的砍人,一砍就是九族。
因为真正正直的大人们虽然惊讶,却不觉得这样将王朝变得更强大的改革有什么不好,自然从心底里就不会去反对。
至于有一些迂腐封建,一定要将女子踩在脚下的老顽固,按乾隆的性子,砍了就砍了吧,这不是刚好给即将到来的春闱腾空位置吗?
和五位大人商议好方案以后,后面的事就不需要小燕子她们全部人的参与,不过箫剑、永琪和小燕子绝对是要参与的。
他们一个是皇位最有希望的继承人,一个是有部分实权的侯爷,一个是皇上心尖上破格有固伦称号的公主,且手中有权利,财力甚至是军队,他们就得坚持到这次改革落地。
所以永琪和箫剑的工地就交给班杰明和尔泰。本来尔泰是非常犹豫的,毕竟赛娅已经有些显怀了,他现在出门实在是有些不妥,可是赛娅却不这样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