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味道过关了,那就只差摆摊工具了。
陆铮看好的摆摊地点,首选就是工厂。
平城有纺织厂,糖厂,肉联厂,还有砖厂这几个厂子算比较大的,员工都有几百号人。
其中,离小岗村最近的,就是在工业区的砖厂。
步行的话差不多30分钟。
现在不比后世,家家户户都有车,没车的也有个摩托小三轮,方便运东西,出行也快。
村里去城里,要么靠腿走着去,要么就是搭村里的骡车和拖拉机。
所以摆摊的位置,是越近越好,不然摆摊用的这些东西,带着来来回回的,也很麻烦费劲。
下午一点多,吃完午饭后,陆铮就开始准备了。
先把家里的小推平板车给推到院子里,用水冲刷干净了,晾干。
卖吃食的嘛,干净很重要,要是人家看见推车不干净,哪怕东西再好吃,也会顾虑是不是不干净,怕吃坏了。
洗刷干净了,然后依次把炉子和装着卤味的铝锅,还有油纸和秤放进去,然后在厨房拿麻袋装了点木炭和引火的干松针。
想了想,考虑到如果客人不带走,等不及回家现场就吃。
陆铮又削了点竹签子。
一切准备就绪,陆铮给自己洗了把脸,收拾干净了,时间也差不多下午三点多了。
陆铮戴上帽子手套,推着小推车,匆匆往砖厂赶。
一路紧赶慢赶,陆铮终于赶在砖厂四点半下班前,赶到了厂子门口。
在陆铮的记忆里,现在砖厂的效益十分的好,厂里光工人就足足有五六百名,还不包括临时工。
每个月工资哪怕是临时工,都要二三十,顾不上是那些资历深的正式工了,每个月拿五六十的大有人在。
可以说,是生活水平,消费能力都很高的一群人了。
不少人铆足了劲,想要进砖厂里当工人,哪怕是临时工也是争着抢着想进来。
小岗村因为离砖厂不远,村里的后生仔们的人生梦想,就是能进砖厂当工人。
曾经的陆铮也不例外,所以对砖厂的情况很是关注。
因此,也知道砖厂虽说有食堂,中午工人们可以在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