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辰之前的东宫。

    扶苏话音刚落,苏齐唇齿轻启,缓缓吐露出一个名字,如同深潭中投下一枚石子,激起层层涟漪:“张苍。”

    扶苏剑眉微蹙,脑海中迅速搜索着关于此人记忆,此人乃是荀子亲传高徒,只是平日里低调至极,似乎并未有何惊世骇俗之举,更未曾听闻他立下过什么汗马功劳。

    “此人现居御史之位,主管档案与图书,编纂史书,乃是不可多得博闻强记之才。”

    “此人涉猎之广,世间罕有,对书中知识更是了然于胸,如数家珍。他师从荀子,对儒学精髓领悟不可谓不深,实乃我儒家正统弟子。”

    “更难能可贵,其两位师兄,韩非子与李斯,皆是法家学派中流砥柱,对律法钻研之深,理解之透彻,世人难以望其项背。张苍在担任御史期间,将我大秦所藏图书尽数阅遍,可谓一人阅尽天下书!”

    扶苏眼眸中闪过一丝惊讶,转瞬即逝,他那张俊脸上写满了疑惑:“此人竟有如此大才!那为何至今仅是一个小小御史,秩比不过六百石?李斯既是他师兄,为何从未向父皇举荐于他?”

    苏齐脸上浮现出一抹无奈神色,:“他与我颇为相似,都是性情散漫之人,他之所以求取御史这个专管图书职位,只是因为他痴迷于读书,无意于官场沉浮。”

    “那他可愿前来统领文华府?”扶苏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

    “不,统领文华府之人,只能是公子您。”苏齐斩钉截铁地回答,语气中没有丝毫回旋余地。

    “这,是公子向陛下证明自身价值的绝佳契机。向陛下证明,有能力驾驭百家思想,而非被其所缚。我昨日那番惊世骇俗之言,也是是为了打破公子对儒学的固有认知。并非六经注我,而是我注六经。陛下绝不会允许一个被特定学派束缚的继承人。儒学好用就用儒,法学好用就用法,但绝不能成为儒士或法士。”

    扶苏闻言,身躯微微一震,眼神中闪过一丝明悟。

    他默默地点了点头,若有所思。

    “至于张苍那边,你不必担心。我会亲自去说服他,他一定会来的。”

    苏齐拍了拍胸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对了,先生,您方才所言,东出齐国有一半岛,南过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