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齐的声音抑扬顿挫,每一个细节都描述得淋漓尽致,仿佛亲眼所见一般。
“第四步,覆帘压纸。”
“将带有纸膜的竹帘一张张叠放整齐,小心翼翼,不可有丝毫差错。”
“再用平整的木板覆盖其上,以巨石压紧,将纸膜中多余的水分缓缓挤出。”
“此步骤,需得耐心等待,让水分慢慢渗出,不可急躁,否则纸张易皱,前功尽弃。”
“第五步,透火焙干。”
“待纸膜半干之时,将其轻轻揭下,贴于炉火旁的墙壁之上,以文火慢慢烘烤。”
“此步骤,火候亦是关键,不可过猛,以免纸张焦黄;亦不可过弱,以免纸张潮湿,难以保存。”
“需得文火慢焙,让纸膜中的水分慢慢蒸发,直至纸张完全干燥,方可取下。”
“如此,一张张薄如蝉翼,轻若鸿毛的纸张,便算是大功告成了。”
苏齐的声音戛然而止,留下众人沉浸在造纸的神奇过程之中,久久不能回神。
“只是……”苏齐突然话锋一转,眉头微蹙,“竹简本身具有防蛀功能,而纸张却不具备,因此,一些长时间需要保存的文件,怕是暂时无法用纸张来保存。”
他补充道,语气中带着一丝遗憾。
相里子瞳孔骤然收缩,脸上每一条皱纹都写满了震惊,仿佛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
他万万没想到,苏齐竟能将造纸术如此完整地和盘托出,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都清晰无比,毫无保留。
原本心中那一丝怀疑,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对这“造纸术”的笃信无疑。
相里子猛地起身,当即大礼参拜。
“苏博士!”
相里子声音颤抖,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
“您所言这‘纸’,倘若真如您描述那般,轻便胜过竹简,廉价与产量皆远超帛书,纵然有不防虫蛀之憾,亦是价值连城,千金难换啊!”
相里子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仿佛看到了墨家光明的未来,
“倘若此‘纸’问世,百家学说传播之速,必将一日千里,我等墨家,也将成为百家争相追捧的座上宾!”
他顿了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