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没说完,就被扶苏打断。公子荣委屈地揉了揉脑袋,心想自己最近变笨,都是被几个哥哥打的。
扶苏瞪了公子荣一眼,转头看向苏齐,眼中带着询问:“先生此话怎讲?”
苏齐完全无视了公子荣的插科打诨,继续对扶苏说:“公子,这巴家之事,倒是给了我一个绝佳的启示,商人逐利,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想让他们出力,就得有足够的利润!咱们可以‘以盐引粮’,以盐为饵,引粮北上!”
“让那些商人,将粮食运至边塞,以此来换取朝廷特许的盐引!”
“然后,他们再凭着这盐引,到指定的盐场支取官盐,进行贩卖!”
扶苏说道“先生是说……用盐利诱商贾运粮?”
公子高眼睛一亮:“这法子妙啊!这……这不就相当于,用这食盐的专卖凭证,来换取那些豪商们手中的粮食,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将粮食运往北境吗?”
公子高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北境粮仓堆积如山的景象。
扶苏沉吟不语,手指轻轻摩挲着手中的玉佩,心中反复权衡着苏齐的提议。
它巧妙地利用了商人的逐利之心,将原本需要朝廷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才能完成的运粮任务,转嫁给了商人。
既解决了北境的燃眉之急,又避免了朝廷的额外开支,可谓一举两得。
但……
扶苏心中还是有些顾虑。
“此乃国策,非我一人所能决断,还需禀明父皇,由他定夺。”
扶苏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谨慎。
公子荣在一旁听得云里雾里,他挠了挠头,满脸疑惑地问道:“从巴郡运粮到北境,要翻秦岭,渡黄河,路途遥远,这卖盐的利润真能让那些商人这么拼命?”
公子高看着一脸茫然的弟弟,笑着解释道:“你小子懂什么?盐税可是二十倍的暴利!商君变法,讲究‘利出一孔’,若不征收重税,父皇哪来的钱修直道、筑长城?又哪来的军费,北击匈奴,南征百越?”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
“再说了,你读过《管子·轻重甲》没有?里面说‘盐可弱民’。《商君书·弱民》也说:‘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