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得知朱允熥要开海禁之后,心中犹如一团乱麻,各种想法纠结在一起,让他陷入了深深的犹豫之中。他坐在那略显简陋的住所里,周围的环境显得有些昏暗,就像他此刻复杂的心境。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复杂的神情,那神情里有疑惑、有担忧,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他的内心犹如翻江倒海一般,思绪如同脱缰的野马,肆意奔腾。海禁政策可是自己在位时所设立的,那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在当时,海外的局势动荡不安,各种势力错综复杂,为了抵御海外的威胁,保护大明的子民和疆土,海禁就像是一道坚固的城墙,将大明与外界潜在的危险隔离开来。可如今,朱允熥却要更改这一祖宗之法,这就像是要在这道坚固的城墙上开一个口子,谁也不知道会有什么东西涌进来,又会有什么东西流出去。这让他一时难以抉择,每一个决策都像是在黑暗中摸索,充满了未知的风险。

    “这孩子,怎么就想动这海禁呢?”  朱元璋心中暗自思忖着,他的眉头紧紧地皱在一起,形成了一道深深的沟壑,仿佛岁月的痕迹都被这皱眉的动作加深了几分。“海禁多年,虽有弊端,但也保得大明多年安稳。允熥此举,是鲁莽行事,还是真的看到了朕未曾看到的机遇?”  他的眼睛微微眯起,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审视的目光,仿佛想要透过这狭小的空间,看到远在金陵的朱允熥心中的想法。他深知政策的改变往往伴随着风险,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一颗巨石,那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可能隐藏着巨大的漩涡,谁也无法准确预测会激起多大的涟漪,这涟漪又会波及多远。

    沉思片刻后,他抬起头,看向站在一旁的宋忠。宋忠恭敬地站着,身姿挺拔,眼睛平视前方,不敢有丝毫懈怠。朱元璋的目光落在宋忠身上,就像一位将军在审视自己的士兵,带着一种威严和审视。他问道:“宋忠啊,琼州府那边的情况如何?”

    宋忠赶忙回答道:“陛下,琼州府的具体情况难以完全察觉。琼王殿下把那里管理得太好了。臣等只能看到下面的一些表象,每天都能看到有许多来来往往的船只,那船只在港口穿梭,如同鱼群在水中游动一般繁忙。琼州府的商业十分发达,大街小巷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各种商铺琳琅满目,从精致的丝绸绸缎到普通的日用百货,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