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有利于海上贸易,也有助于海军的发展。”
杨荣紧接着上前,他的眼神中透着自信:“陛下,臣有不同见解。”
“对于周边国家,并非一定要以消灭为目的。”
“可先以威慑为主,展示我大明的强大实力。”
“如定期在边境进行军事演习,让周边国家知晓我大明的军威。”
“若有国家妄图挑衅,再出兵征伐。”
“在经济发展上,臣认为应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
“除了海上贸易,也不应忽视陆路贸易,在边境设立贸易集市,规范贸易秩序。”
“同时,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例如,丝绸、瓷器等我大明的特产,可通过贸易获取大量财富。”
“科技发展方面,对于国内的科技发明,应给予奖励,激发百姓的创新热情。”
杨溥最后上前,他的表情严肃而认真:“陛下,臣以为,要消灭周边国家,需从其内部瓦解。”
“可通过外交手段,扶持亲大明的势力。”
“在其国内制造矛盾,使其自顾不暇,无力与大明对抗。”
“经济发展上,要注重平衡,不仅要发展商业和农业,还要重视矿业的开发。”
“合理开采国内的矿产资源,如铜、铁等,这是制造兵器和发展工业的基础。”
“同时,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发行统一的货币,规范市场交易。”
“科技方面,臣建议将科技与教育相结合。”
“在学府中设立科技课程,培养学子对科技的兴趣。”
“并且,建立科技档案,记录每一项科技成果和发明,以便后人学习和借鉴。”
三人作答完毕,殿内一片寂静。
朱允熥微微沉思,他被三人的见解深深吸引。
下方的大臣们也纷纷点头,他们对这三位学子的回答感到十分满意。
过了片刻,朱允熥的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他站起身来,大声说道:“朕今日听了你们三人的回答,深感欣慰。”
“你们的见解独到,各有千秋,皆为我大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