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朱允熥还下令筹备成立一所军校。
这所军校选址在金陵城郊,占地广阔,建筑宏伟。
军校聘请受伤将士们担任实战经验课程的讲师。
他们会在课堂上,生动地讲述与倭寇作战的真实场景,分析战斗中的得失,让学员们深刻理解战争的残酷与复杂性。
除了受伤将士,朱允熥还征召了军中多位经验丰富的将领来担任老师。
这些将领不仅有着卓越的指挥才能,还精通兵法谋略。
他们会教授学员们排兵布阵、后勤补给、战略规划等军事理论知识。
在军校的演练场上,将领们亲自指挥学员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模拟各种实战场景,让学员们在实践中提升军事素养。
通过这种方式,为大明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军事人才,进一步增强大明的军事力量,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
当百姓们得知朝廷这一系列抚恤伤亡将士与强军的举措后,整个大明瞬间沸腾起来。
在金陵城的街头巷尾,人们纷纷围聚在告示前,仔细阅读着上面的内容。
老人们捋着胡须,不住地点头称赞:“陛下圣明啊!如此厚待这些为国家出生入死的将士,大明何愁不兴!”
年轻的后生们更是热血沸腾,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一位年轻的书生模样的人,握紧拳头说道:“朝廷如此看重将士,对牺牲和受伤的英雄们照顾得这般周全,我们怎能不响应号召,为大明效力!”
在江南的水乡小镇,消息传来,茶馆里的人们也在热烈讨论着。
一位渔夫放下手中的茶杯,感慨道:“以前就听闻将士们在前线奋勇杀敌,如今看到朝廷对他们的抚恤,心里真是暖乎乎的。”
“要是我再年轻几岁,定要去投军!”
一旁的年轻渔夫立刻接话:“爹,我去!有这样的好政策,我去当兵,您和娘也不用担心我以后的日子。”
周围的人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整个茶馆里洋溢着对朝廷的赞誉和对投军的热情。
在北方的城镇,百姓们同样深受触动。
集市上,一位铁匠拍着胸脯说:“咱虽不能上战场杀敌,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