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又拔出佩剑,吴广奋起夺剑杀死了县尉。陈胜帮助他,又合力杀死了两个县尉。
随即陈胜、吴广召集属下说:各位在这里遇上大雨,大家都误了期限,误期按大秦律例规定要杀头。
即使不被杀头,但将来到了戍边,十之六七也要被打死。再说大丈夫不死便罢,要死就要名扬后世,王侯将相难道都是祖传的吗?当然不是,我们也可以。
属下的人听了他的话,都觉得十分有道理,都异口同声地说:我们心甘情愿地听凭差遣。于是他们就假冒公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名义举行起义,以顺应民众的愿望……
听大爷讲完,chat不由得皱起了眉,这和他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他决定,先不去会见陈胜和吴广了。这一次穿越,彻彻底底地就只当一个旁观者,绝不给任何人进行任何建议,让历史完全按照真实自然的客观规律去发展……
为了了解更多的真相,chat决定暂时在这里住下来,没事就出去和百姓或者士兵聊天,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他知道的事情也越来越多……
陈胜称王以后,提出了“伐无道,诛暴秦”的口号,极大地鼓舞了各地百姓的反抗情绪。
这使得起义军迅速壮大,吸引了包括张耳、陈余等六国旧贵族,以及孔子后人孔鲋等知识分子纷纷投奔,甚至六国王族也加入起义军。
然而,在这种一边倒地叫好声中,陈胜逐渐脱离了起义军的基层和群众基础,他深居宫中发号施令,于起义初期,亲自披甲上阵,手执武器,身先士卒、英勇作战,与将士同甘共苦的作风形成鲜明对比。
此外,陈胜重用朱房、胡武等酷吏,以苛察为忠,对将领和部下进行严密监视和打压。这种做法导致将领们人心惶惶,内心也与他产生了隔阂。
而且,陈胜对曾经和他一起起义的伙伴和老朋友也不再友好,他因故人的朴实言语泄露自己不愿提及的贫苦过去,竟下令将其处死,导致他与起义初期的“苟富贵,勿相忘”的誓言完全背道而驰。
葛婴曾立鲁国贵族为王,后得知陈胜称王后,主动杀掉所立之王表示效忠,但陈胜仍将其处死。这一事件让其他将领们均感到惴惴不安,导致起义军内部人心离散……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