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 >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一老一小两个阴比(2/3)
声的改变朝堂局势。

    以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名义,或者党争的借口,在众人还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温水煮青蛙,一点点儿的将有可能支持改革的朝臣,稍无声息的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然后打击消弱,有可能反对改革的即得利益臣子。

    因为以这样的名义反对的人最少,等到众臣意识到自己是在为改革铺路,等到朝堂中提请商议变革的时候,大局已定,改革派早已占据了上风。

    再由表现良好,提前释放的老四等人提出改革,自己做壁上观,以中立的名义,纵横捭阖。自己就是那支左右天平的砝码,只有在双方最有可能达到一致的情况下,操控局势的力量。

    而不是亲自上场平衡另一端,将身家性命交到别人手中的主要力量。

    改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不是发布政令的时候,也不是第一次提出在朝堂商议的时候;而是在李言登基的时候,或者说康熙决定立老四或老十为太子的时候,或许更早从第一次废太子的时候,就已经在康熙的心里开始酝酿了。

    在康熙和老四老十的心里,改革早就在施行了。

    康熙最后选择自己,或许就是看重了,自己比老四更能隐藏,处事更杀仗果决,而表面上又能交好诸皇子和群臣。

    皇帝是不能得罪群臣的,否则,轻则换代,重则改朝

    康熙最后选择自己继位,放弃了老四,根本原因不在于老四的犯错,还是在衡量全局和个人能力之后的综合考量。

    说的直白点,康熙觉得李言是个老阴比,能对付得了那些老奸巨猾的即得利润者。而老四有点太直了,狠劲是有了,就是不够阴险。

    李言也有些汗颜,和诸兄弟的争斗,十年前就胜了。

    这十年不过是在和康熙斗法罢了,斗的是阳谋大势,两人可以说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材。直到最后半年,康熙才侥幸胜了半筹,二人斗了十年,而其它皇子,竟然都没有察觉,不败才怪了。

    康熙是大清第一阴比,李言就是第二阴比!

    李言真想对老爷子说一声冤枉啊,第二阴的是邬思道,自己只是苟了点而已。

    另外有些贪生怕死

    总之,自己是皇帝,不能犯险,以后的斗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