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李元吉的遗留下来,但又没有参与为乱的那些将领,还有一些李氏皇族和自己不亲近的,一些关陇大族没有站队的,这些人多半都有爵无位,有名无实,算是被自己架空了,但这些人的群体数量却是最庞大的,几乎无所不在。
太子是在委婉的提醒自己,不能过于倚重玄武门九将,他们混身是铁,再能干,又能打几颗钉,分派出去,一个镇守一个大州,现在人都凑不齐。过于亲近他们,实际上是在人为制造远近亲疏,变相的将后面两派的人往外推。毕竟,自己是天下人的皇帝,不仅仅只是那九将的皇帝,要笼络团结绝大部份力量,才能驾驭好朝庭。
没想到自己刚刚才想到的问题,太子旁观者清,却看得明明白白,真是不易啊!
这一点儿,就连房玄龄都没有提醒过自己,可见太子之才,还是被自己低估了。
三国时有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如今我李世民也有不输孙仲谋的麒麟儿。
李世民此刻心中欢喜的仿佛要炸开了,嫡长子有如此才能,必然能克继大统,自己这孤身奋战的父亲,总算是看到了一些希望,老天总算不负我李世民。
李世民现在心里发自灵魂的舒了一口气,自从玄武门靠着铁血上位之后,世人都只看到自己君临天下的荣耀,可天知道自己怕别人有样学样,整天心里也是担惊受怕的,谁也不敢信任。
生怕自己万一出点儿意外,自己的儿子们掌握不了局面,一旦失去了皇权,自己这一支脉必然被天下唾弃,就算李世皇族也饶不了自己,所有妻子儿女只要是自己的血脉,全都会被赶尽杀绝,以为大逆不道者戒。
如今看到自己的儿子慢慢长成,还有着超乎自己期望的智慧和眼界,再加以培养,以后必定不会输于自己。若是有了两代人的接力,天下就会安定下来,不复前隋的覆辙。
这是李世民在玄武门后,第一天有了一种,吾道不孤,后继有人的感觉。
看着拱手低着头站在御案前恭恭敬敬的少年太子,李世民压抑着心中的激动和兴奋,深吸了几口气,慢慢将眼中的光彩敛去。
良久,李世民恢复了一个帝王的理智和威严,满意的点了点头,控制着语气,平心静气的说道:“嗯,你的意思朕明白了,你能看到这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