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在于政治权术手腕,平衡各方利益。
相对之下,战争不过是政治的延续,战场上的事情,相对于朝堂来说,不过是末流。
不出意外,李世民军权再大,也不可能取而代之。
古时家族长子守家,次子出外打拼,是约定俗成的规则。守家的对于打拼的,绝对有着完善的制约手段,不是靠血缘和亲情,而是有着一整套的强制手段。
不如此,世家大族就无法壮大。
因为在发展的过程中,人性是自私的,在外奋力拼博的子弟超过守家之人,反噬本家,是很容易发生的。这种情况一定是被完美的解决了,才有了世家大族。
李渊对于李世民,也肯定有着制约的手段。可惜在他的势力范围内,有着一股远超过他的强大力量存在。这股力量,使得李渊所做的一切,都成了无用功。
世族在左右权衡之下,选择了李世民。
从这一点儿来看,李建成决非庸才,甚至有可能继承了李渊的衣钵,非常出色,让世家大族感到了威胁,所以他们才抛弃了李建成,也放弃了李渊。
不然,哪怕李世民在玄武门,活儿干的再利落,他也登不上那个皇位,甚至玄武门事变都不会发生。
就算李世民拼死一博,杀兄逼父所带来的压力,让世族门阀要推翻他远比拥护他要容易的多。
李言推测,事情的真相就是,世家大族,选择了李世民。
李渊在后宫看到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头胪的那一刻,就明白了一切,世族用如此激列的铁血手段在警告李渊,若是不退位,下一步就是全天下声讨李世民,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父子相残之下,初生的唐政权也会毁于一旦。
血淋淋的现实背后,是世族对李渊的不信任和无法忍耐。李渊面对此矛盾激化到极度惨烈的局面,只有选择低头,保全大局。他不是向儿子李世民低头,是向世家大族低头。
要知道,全天下,就没有一个父亲,会因为怕儿子宰掉自己,而选择妥协。
因为,如果真的是亲生骨肉要杀自己的时候,那活着也没什么意思了!
何况李渊是开国帝王,只是面对如此局势,李渊无可奈何
他已经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