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皇上和晋王,用来制约其他不服者。”
“有了这种隐隐的制约,皇上再一压,这些人一跪,君臣名份已定,大事就算成了。”
“第二种情况,就是这些人,脑羞成怒,团结在一起,共同抵制陛下。只要有一个人站出来反对,就会有人附合,随后就是不断的有人下场,最后形成合力。”
“一旦形成这副局面,大势休矣!”
李世民听到这里,默默的点了点头,果然是房谋杜断,把局势分析的丝丝入扣,人心揣测的入木三分。
自己确实是想要偷鸡,可惜
房玄龄继续说道:“臣思来想去,整件事情,最危险的时刻,就是陛下抛出晋王,而群臣叩拜之前的这段时间。甚至可以说,只要陛下一说出晋王,臣和长孙无忌、李靖、李绩就会出来引导舆论。”
“其实真正关紧的,就是陛下叫出晋王的名字之后,而宣布立晋王为储之前的这段时间。”
“晋王从人群中,走到丹墀上的陛下身边,陛下并没有耽误,即刻就开始宣布。这其中仅仅只有几息时间,这几息就是晋王殿下成神的死穴,时机瞬息即逝。”
说到这里,房玄龄脸上浮现无尽的遗憾和惋惜:“可惜,就是这几息时间,被侯君集抓住了。”
房玄龄看向李世民,眼神复杂的说道:“陛下固然是天生的将帅,当机立断,马上就否决了侯君集。可惜,侯君集更是久经沙场,经验十分丰富,对战机的把握并不输于陛下。”
“而且,他有孤注一掷的魄力,把生死置之度外,不惜和皇上翻脸,使得皇上不得不暂时中止对晋王的封赐。而这一中断,给了人心惶惶,不知所措的其他臣子们时间和机会。”
“使得他们可以重新集结分散的兵力,稳住人心,形成强大的阵形,和陛下对抗。”
如同两军对阵,房玄龄用行军打仗的战场形势动态,来分析今天的朝堂局势,过程形象生动,逻辑丝丝入扣,让李世民马上就明白了自己的失误所在。
还是敌人棋高一着,抓住了整盘棋的棋眼,一击而中,使得满盘皆输。
李世民此时也是十分懊悔,愤怒的说道:“朕若当时就不管不顾,或者马上叫来禁卫,把侯君集拖下去,也许现在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