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所未有的危险之中。
若是自己就此撒手,国家无主,随时有可能陷入四分五裂之中。他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没有资格去伤感。
于是摆了摆手:“玄龄,起来吧,请辞的话就不用多说了,只要朕活着一天,你就是大唐的左仆射。坐下陪朕说说话,朕离开后,朝堂上的情况怎么样了?”
房玄龄也是识大体的人,连忙擦干眼泪,六十多岁的人了,跪了半天,半边身子骨儿都快散架了。
撑着锦墩,手脚并用,房玄龄艰难的爬了起来:“皇上回到内宫后,朝会自然就进行不下去了,臣子们大多都散去了。”
“三品以上的重臣和诸位亲王,基本上都集中在承庆殿外,心忧皇上的龙体。”
李世民神色一怔,疑惑的问道:“没有出现变故吗?”
房玄龄没有对李世民的询问表示惊讶,他很清楚,今日东宫发难,牵涉到很多实权将领。
那些突厥降将还好,多数都是居其位而不掌实权,就算有圣旨,没有副将配合,连左武侯大将军阿史那思摩和左屯卫勋府中朗将阿史那忠也调不动军队。
可那些曾经的东宫出来的将领们,就可怕了。
其中常胜是左监门卫大将军,直接守卫太极宫的禁卫军,还有右屯卫亲府中朗将薛仁贵,右屯卫翊府中朗将刘仁愿,右屯卫勋府中朗将孙仁师,左监门卫中朗将席君买。
右领军卫中朗将高侃,东宫内率府内率李谨行。
东宫太子宾客兼左府率率正将苏定方,太子宾客兼右府率翊府中郎将梁建方。
再加上一个前右卫大将军,皇长孙亲佬爷的侯君集。
长安近半军权在手,有张玄素、孙颖达和于志宁那样的老臣,有马周、令狐德棻这样的天子近臣,还有皇长孙李象,可以说东宫一系在长安的实力,已经超过了当初的秦王。
若是侯君集学着当初的玄武门之变,趁机来个兵谏,等李世民再醒过来后,就会成为第二个李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