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李言也忽然发现了,朝堂形势和刚刚比起来,豁然一变,十分静谧。就好像发生了某种意料之外的事情,场景变得诡异了起来。
李言皱了皱眉,他久居上位,在大清时,争斗了十多年,才登基为帝;在无间道,也是从底层一点点升起来的;在突厥,那是靠强横的武力,战功赫赫。
每一次上位,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一步一个脚印,虽然也有人不服,可也算根基扎实。
这次却是空降的皇帝,仅靠着嫡长子的大义名份,缺失了最重要的斗争环节。
恐怕现在不少人都反应过了来,也会猜测到,自己失踪这么多年,有可能就是为了避免处在太子这个史上最难的位置上,才借着出使,躲开了重重围堵和长达十多年的诸龙夺嫡。
这种玩法前所未见,一时间没法衡量其利弊。
李言却知道,这靠出奇制胜的好处自然是,在关键时刻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李世民又在和世家的争斗中被暗算,自己骤然出现,诸王相争之下,被自己摘了一个大大的桃子。
可坏处也不是没有,就是没有长期在权力核心博弈,自己的手腕、能力、以及麾下积累的拥趸羽翼严重不足,还有那种只能靠日积月累凝聚出来的势极为欠缺。
在别人眼中,自己是在偷鸡,胜之不武的。
偏偏李言又为了长远的考虑,没有暴露出右贤王的身份。以至于自己这个皇位,在所有人眼中,那是虚得不能再虚了,不但臣子们,就连李恪、李泰、李佑、李治这些人,也是心中不服。
李言自己也知道,以这样的方式和形式获得的皇位,恐怕不会那么顺利。自己登基,几乎没有人反对,所有臣子们都是赞同的。可这份赞同,却不一定完全是为了自己。
现在自己从李世民手中接过了最大的一份蛋糕,那别人自然会要求分得一杯羮。
人生没有捷径,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以前缺失的,以后还要一点点儿的补上;不该自己得到的,也会一点儿点儿的失去。
只是,他不知道利益重新分配,会给自己造成多大的损失,以及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弥合。若是有时间的话,李言自然也会采取一些动作,比如通过战争来积累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