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顺的大唐皇帝,手下文臣武将无数,又握有整个中原的锦绣河山。如此资本之下,还败给一西方来犯之敌,那朕也没资格做这皇帝了?”
“敌人从来都是不缺的,就算不是李恪,也会是其他人。这大好江山,与其便宜了其他人,不如便宜自家兄弟。”
“不过这是以后的事情了,朕期待李恪能在外面发展壮大。”
李言淡然的摇了摇头:“去了西方,他是为国而战,为了扩展民族生存土壤而战,他的个人野心和大唐百姓的期待将会合而为一,他的名字和功绩将会彪炳千秋,永载史册。”
“只要他答应西征,朕会配给他一万全幅武装的铁骑。不是朕不愿给更多,大唐有的是军队,只是西行漫漫,人贵精而不贵多,后勤辎重跟不上。”
“人越多,战力反而越差,真要是十万大军,他自己就会被拖垮。”“出了唐境,他可以以战养战,能养多少军队,就扩张多少;在唐境内,一切都要守我大唐的规矩。”
“他要不怕累赘,他的母亲,他的弟弟,他的妻妾子女,全都可以带上,朕不用留下人做人质。当然,朕还是建议他暂时不带,等到他在西方立住脚根了。”
“他的亲人,他自然可以派人接去。”
说到最后,李言眼神一凝,沉声道:“你可以告诉他,往东打,他就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他的名字,也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遭受世人唾骂,遗臭万年。”
“而往西打,他就是大唐的吴王,开疆拓土的民族英雄。他的功绩也必将被万千生灵记住,整个汉家天下的父老儿郎们,也都将以他为荣,李恪这个名字,也会光耀千古,天地长存。”
“得失之间,一切都在他自己的选择。”
李言的底气,当然不是建立在相信人性的基础上,他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西方和东方之间隔着西域,而西域又封给了世家大族。
李恪只要出去了,他们就不会让李恪进来,世族和李恪之间,本就水火不容。
退一万步来说,即使李恪可以说服世族,联兵攻入。
那也不知要到什么时候了,经过了李言重新整顿过的大唐,权力高度集中,四方兵力如臂使指,朝庭可以调用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