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 > 第1113章 御前会议(下)(3/4)
,还能借李恪的武略,为炎黄子孙开辟更加宽广的生存空间,可以说做到了两全其美,就连岑文本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从此心甘情愿的投向皇帝的阵营,鞠躬尽瘁以死报之,这手法不知道比李世民高明了多少倍。对于别人岑文本不知道,可他自己却知道自己的内心。

    若是皇帝真的杀了李恪,他或许不会为其报仇,可无论如何也不会继续为其效力的。

    大智若愚,重剑无锋,岑文本对眼前的年轻皇帝,打心眼儿里认同,心服口服。

    长孙无忌则是微迷了一下眼睛,从萧禹脸上扫过,又经过岑文本和马周,最后落到了禇遂良和刘泊身上。眼神有些飘忽,很明显他没有把这次的御前议事,看得太过重要。

    突厥的事情,就那么回事儿,兵来将挡,水来土淹,现在大唐又有了海量的钱粮,就算再大的战争,也不会有亡国的危险。即然这样,这种讨论,也就没多大意义了。

    不涉任何实际权利的分析敌情,表达意见,没什么值得关注的。

    他想的现在的朝庭格局,怎么无声无息的就变了个模样。以前房玄龄辅政的时候,朝政大权,六分在李世民乾纲独断,三分在房玄龄自己拿主意,三省六部的官员联合起来才能占到一分。

    实际上,除了敏感的军权之外,大部份理政之权,只要房玄龄提出来,李世民多半不会有异议。皇帝要顾的事情太多,房玄龄就成了实际上的宰相。

    朝政大小事务,几乎可以一言而决。

    轮到大外甥主政后,他的六成皇权剩下一成不到,自己这个宰相,一人身兼左右仆射,独掌尚书省,却没有了那种一言而决的权力,什么事情都要和眼前这四五个王扒蛋商量,白披了一个权臣的黑锅。

    实际权力,比之房玄龄可是差远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尚书省左仆射的首相之权,就变了五六位重臣的集体决策。不管什么大事小情,都要通过这种方式来确定,自己的首辅之权,就这么被分化成了六分之一。

    长孙无忌心里暗叹一声,大外甥厉害啊!

    关键是这种转变无声无息,却又水到渠成,好像自然而然就成了,连他也没有意识到有什么不对。皇帝缺少经验,不乾纲独断,遇事向几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