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约定这次的外贸订单由省里分配给了几个有能力做红碎茶的厂家,再由上桥的茶厂统一包装再出口国外。因为上桥和定县的茶厂设备刚进来,为了不影响交货时间,第一批货就由这些茶厂先做。为了保证茶饮的口味上不出现差错,沈照专门请省里出面聘请了农学院的苏教授做了茶厂的总顾问。
苏教授当初听了沈照对袋泡茶的想法虽然不是很认同,但还是尽心尽力,不但大老远跑来实地勘查上桥的茶叶生长状况,还帮忙四处打听做红碎茶的各种技巧。现在做出来的茶叶和国外的大茶商签订了长期订单,他亦是幸有荣焉。省里又是给学校打招呼,又是亲自派人下来做工作,面子里子都顾上了,这种好事自然不会拒绝。甚至还想着能不能再做出几款新品,好助力江洲的农产品变现。
沈照太忙走不开,苏教授干脆直接带着手底下的学生去了几个代加工的茶厂做指导。等红碎茶运到上桥经由pd公司的外派员检验合格以后,再统一进行打包出口国外。
依照沈照最初的想法,这种袋泡茶做了两种档次。一种是大叶经ctc工艺打碎成的碎茶叶,另一种则是取茶叶中完整的嫩叶制成走高档路线。这两种茶叶的外包装也有不同,其中精品版的袋泡茶的包装是以环保为概念,外包装为订制的竹制品。
定县产竹,也有竹器厂。可为了茶厂县里还是决定在上桥村再建一个新的竹器厂,这厂子只为茶厂生产包装盒用。反正这种小作坊投入不多,竹子又漫山遍野都是,只要茶厂生意做下去,那竹器厂的订单也不用发愁。
沈照听说这件事,又跑了回县委。
“你是想让你们村的王尽忠做负责人?”莫局长这次从羊城回来可谓是春风得意,都传他年底只怕要再提一提。对沈照这位功臣说话,自然是和颜悦色。
沈照也不和他打马虎眼,要不是县里有打算建竹器厂,她自己也是打算在上桥村建一个。
这位王尽忠是沈照的邻居,她从开始做生意那些竹编篮子竹器盒子都是找他帮忙做的。这位老人参加过抗美援朝在战场上伤了腿,行走不便。家里本来有一个儿子,可前几年出了事故。儿媳早几年改嫁留下半大的孩子,祖孙两个相依为命。
“我就是想着咱村附近这种退伍老兵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