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资金,兴致勃勃地前往京城最大的民间工坊,希望得到孙工坊主的合作。
然而,孙工坊主听闻朱标来意,却连连摆手,态度坚决:“太子殿下,非是小的无礼,但这技术革新,实在是要砸了咱们这些老手艺人的饭碗啊。您这新火器,怕是会断了我们的生路。”
朱标试图劝说他,说明新技术的益处,但孙工坊主却充耳不闻,只是一味地强调祖宗的规矩和老一套的办法。
朱标看着孙工坊主那副目光短浅的模样,心中暗叹一声,科技兴邦的道路,果然坎坷重重。
然而,转机总是在不经意间出现。就在朱标为工坊之事烦恼之时,陈工匠大师传来喜讯,他成功破解了火器改良的最后一道难关。
当陈工匠展示改良后的火器时,那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几乎要将人的耳膜震裂,威力之大,令人瞠目结舌。
神机营将领闻讯赶来,看着新式火器轻易击碎坚硬的铁甲,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连忙改变态度,表示愿意全力配合,使用新式火器。
这时,朱标感觉到衣袖被人轻轻拽了一下,他低下头,看到陈工匠大师正仰着头,眼中充满了对未知事物的好奇:“殿下,您之前说的那个……什么农业新技术,到底是什么样的?”
朱标眼睛一亮,拉着陈工匠就往宫外走去。他们来到一片农田边,朱标指着田地里一些特殊的装置说:“这便是孤所说的新农具,水车的改良版,能更高效地灌溉农田。”陈工匠仔细端详,眼里满是惊叹。
消息传开,许多农户围了过来。朱标耐心讲解这农具的好处,可农户们大多半信半疑。这时一位老农站了出来:“殿下,这东西从未见过,要是坏了庄稼可咋办?”朱标笑道:“老人家,孤敢保证,只会让收成更好。”说着,他亲自演示起来。
见操作并不复杂,而且确实水流更大更快,农户们逐渐心动。那位老农率先开口:“殿下,俺们相信您。”其他农户也纷纷附和。
朱标大喜,他明白只要百姓接受,科技兴邦之路就能顺利些。于是他下令先在附近农田推广试用。望着忙碌安装农具的身影,朱标心中燃起无限希望,他相信在科技的推动下,大明定能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朱标微微一笑他不再多言,而